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日期: 2022-11-21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1-12-08

综述

汉语中有一个词叫作巧夺天工,描述的是那些自然形成的构造或者景观,因为看起来非常精美,让人觉得就像是出自工匠之手,几乎难以相信它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很多来自远古时期的遗迹都得到了这样的评价,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条巴西隧道,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13000年前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巴西隧道

这个位于巴西高原的隧道最早是在2005年发现的,不过随着勘探的不断进行,科学家发现它不只是单一的一个,而是成片分布的,直到2016年左右,还不断有新的隧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前后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地区已经发掘出了千余个类似的隧道,至少从这个规模来看,一般人的第一反应也都会觉得是人为建造的结果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根据年代测定的结果,这些隧道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如果真的是人造的,那么这将会改变现代科学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的认知,因为不管是从结构还是工艺上看,这些隧道都十分规整、精细

比如各处隧道内部的规格几乎都接近一个同样的标准,10米左右的长度,4米左右的宽度,以及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类身高的高度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一部分科学家在坚信人造理论的基础上,开始试图解释这个隧道的建造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隧道很有可能出自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原始人类,之所以要造这么多空间,目的可能是为了实现避雨或者满足其它的居住需要。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不过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问,这个隧道群的地理位置并非热带雨林气候,而是高温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的降雨量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必要修建避雨的设施。

更何况还是这么大规模的隧道群,而如果是为了躲避高温,这个规模似乎又显得不那么合理,毕竟一年四季都是高温,人口数量那么多,也不是几个隧道就能容纳得下的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一名叫阿米卡阿达尔的科学家对这个洞穴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虽然隧道内的空间足够容纳一个成人的体格,但是洞穴口却非常矮小,几乎只能允许通过一些爬行动物。

人类建造这样结构的隧道,意图也是很反常的,如果说目的是为了实现隐蔽或者躲避外人入侵,这个洞穴口又似乎大了一点,总之很难解释整体的设计。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人造的理论解释不通,当然只有另外寻找蛛丝马迹,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些隧道是天然形成的观点,毕竟在世界各地也经常会发现类似的空间。

比如中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也是看起来似乎有着很高的建造技艺,但实际上只是科斯特地貌的一种,当然,对巴西的这片隧道来说,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制成这种说法的证据。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大地懒的作品

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个新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来了精神,在一处隐蔽的隧道墙面上发现了异常的痕迹

和水流侵蚀等作用所形成的不同,这些痕迹非常有特点,看上去杂乱无章,而且非常密集,一般都是前端深,后段浅,而且每几条会在一段距离之后汇集到一起,方向和力度各有不同,什么外力会产生这样的痕迹呢?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生物研究专家为考古团队提供了参考,据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这些痕迹和一种动物的前肢构造非常相似,按照年代来推测,很有可能是一种名叫大地懒的动物,它们生活的时期正处于这个星球的冰河时代

加上这里处于巴西高原之上,温度更是比平原河谷地区要低得多,为了躲避寒冷,它们常常会寻找一些洞穴来栖居,可以猜想,这些隧道正是大地懒用自己的爪子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从物种源流上来讲,大地懒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树懒,不过在生存习性上有一些差距。

比如相比之下大地懒要勤快得多,而且体型上也更有优势,平均水平甚至要超过一只小象的大小,一般来说体重都在一吨左右,在今天来看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猛兽了。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这种体型当然也不可能长期生活在树上,大部分的大地懒更喜欢地面,喜欢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草原上活动

之所以需要洞穴来保暖,是因为它们对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很弱,一旦气温巨变,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找不到栖息地的话,就很有可能被冻死。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结语

从种种迹象推测,巴西隧道群就是在它们的爪子下诞生的,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独立的单个隧道,可能就是不同大地懒群体各自开工的结果。

如果你亲自去过这些洞穴,一定也会感叹这些动物的高超技艺。

巴西13000年前的史前隧道,不是人类建造,那是谁?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