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红尘亲切 芳姿烂漫

日期: 2013-12-31
浏览次数: 1099


周末,巧借得浮世绘画册一大本,要迅速看过,两日后归还。

  画册纸张考究,印刷精美异常,画与画之间有薄膜相隔,在似掩非掩之间,将俗世生活、美人、春宫三大类浮世绘巧妙分隔开来。无疑,这是一次在浮世绘画里的酣畅漫游。 

  十五岁时,已读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图书馆借来的画,丰子恺翻译的好文笔。故事读得有默迷糊,一如少年时读《红楼梦》,还理解不了太多的人物关系。不过,小说用辞之姣好,图典之美貌,深深地刻印在记忆里,令我害了多年的相思。

  自然境界

  但插图如何美,只能放在大脑裹,语言根本无从描述,或如画中所写的一个词那样:芳姿烂漫。

  当翻开浮世绘画册,数百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版画一页页惊现出来,我觉得心中太多年藏裹的那个相思,在这一时刻已然得到补偿。是否买到《源氏物语》的旧时版本已经不再重要,画册已经远超一本小说的插图,抵得上十部长篇的总和。而这些作品的魅力已与十几岁时思梦想的插图——吻合,甚至覆盖。

  浮世绘,许多人听说这个词,但可能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浮世,通俗来讲便是中国人所指的红尘。红尘是大多敷人呆着的地方,即中国哲学中所指的「自然境界」。

  这自然境界裹什么东西最动人呢,当然是女人。所以浮世绘多是对美丽女人的描绘。美人总为男人所欲,所以浮世绘裹的shunga ,即男女相欢的春宫画,是一众画家最为迷醉的主题。

  但红尘之亲切,当然不只帷帐旖旎之事。蒸碗米饭来吃,煮杯香茶来喝:新添件衣裳,织得一方好布;众亲好友外出踏青,围炉夜话,也多是画家与致盎然、长年举笔点染之事。

  要说挑水扫地、抹门擦窗等平凡家事,想来是既没画头也无美感可谈的。中国历代仕女画,美人们或娴雅静坐,或美态而立,要么是风花雪月的女姬,要么是征战沙场的巾帼,什么时候见过女人哺乳或煮饭?

  但浮世绘里的美人都在俗世裹,种田的有,洗浴的有,抽烟的有,喝醉的有,甚至翻墙采花的都有。因人物画得风神俊雅,既有态又有形,一切的俗事做来,望上去竟是可亲活泼,美不胜收。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视频号朱东润:书读到字缝里去那才叫真本事
2025 - 07 - 15
来源:视频号 2025年7月11日
2025 - 07 - 11
来源:神州语录 2025年7月9日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大陆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她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和开创电视广告模特时代,并首任省级影协主席的华人艺人。本文摘自《潘虹日记》,其背景是,1968年4月19日,那个失去人性的岁月里,潘虹爸爸的一个耳朵被别人撕下来一大半,羞辱之中,吃药自杀。第二天,潘虹妈妈去龙华火葬场想看潘虹爸爸最后一眼。可火葬场的人不让她进,并要她划清界线。潘虹妈妈只好委派10岁的女儿潘虹去处理。这里记述的是当时的情况,泣血的文字,让人泪奔。父亲节读这样的文字,泪不能禁,那个疯狂而没有人性的年代,再也不能来了。以下为日记全文。敬请欣赏。【潘虹日记】(1994年)4月21日  星期四26年了,每到这一天,我总觉得冷。这来自心底来自骨髓的寒意,是26年前,我第一次迎面遇见死亡时,他留给我的。前天,是父亲的忌日。可真正让我感知到死亡的,是26...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