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一张旧照片

日期: 2017-02-25
浏览次数: 1365

来源:《南方日报》2017年2月2日

文/图 苏华

 

 

  翻出一张旧照片,照片里有招帜挺、苏华、吴冠中、林丰俗、王晋元、王玉珏、尚涛、舒传曦、贾又福等。其中,吴冠中和王晋元已经离世了。

  这是1985年,广东美协在深圳搞的一次美术活动。活动邀请全国有名的画家来深圳,在一起聊聊自己的美术创作和全国的美术创作。因为集中了全国那么多的画家,很难得,因此,作为纪念,大家在一起还合作了几幅。

  1985年,在全国搞这类活动还是比较少,因此被邀请的名家都很踊跃参加。大家兴致很高,其中,有几个画家,给我的印象深刻。

  吴冠中 他在这群画家中年龄最大,是老前辈。合作画画时,他叫大家离开画纸,他拿起一瓶墨汁,打开瓶盖,喷出一条乌黑的墨水,以这条墨水作线来画画。他这种做法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吴冠中喷完墨水后,又命人扛来一个梯子,他老人家以很快的速度爬到梯顶,从上往下,看构图。围观的画家,担心得要死,怕老人家摔下。

  这样画画,我们真是大开眼界了。吴冠中是以西画为基础,杀入中国画的。他的这些动作,应该是洋为中用吧?活动结束时,我和林墉去和他告别,并把我们的《林墉苏华访问巴基斯坦写生集》送给他,他看后说:“画得很好啊,想不到你们画得这样好啊!”旁边有人告诉他,林墉苏华他们是夫妻,吴冠中拍着脑门,做着一个滑稽的表情,说:“呵呵,在一起这么多天了,我怎么不知道呀?呵呵,我真是老头了!”逗得我们大家都乐了。

  周思聪 周思聪言语极少。她是北京画院的画家,因为她画得好,大家敬佩她,都希望她多讲点。因为在画画这个圈里,你讲得多好,而画得不好,人家也不会注意你,不重视你。相反,你画得好,喷出的哪怕只有几粒字,大家也侧耳听着,马上接着,捧在手里,想老半天,琢磨老半天。因为,大家都会这样想,你画得这样好,指导你实践的理论应该是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可以拿来学习和研究。但无论大家怎么说,周思聪还是惜字如金,只说:“开心,开心!”喷出了四个字,发言就结束了。

  王子武 王子武是个很安静的画家,极有定力,他极少外出,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不接受采访,只专心他的艺术。他创作的曹雪芹,当时一登上《美术》杂志即引起轰动。很多画家画过曹雪芹,但谁也没见过曹雪芹,只是凭自己的历史知识,自己对曹雪芹这一人物的理解去创造。但很多人都认为王子武笔下的曹雪芹最像,画家黄永玉说,我心目中的曹雪芹就是王子武画笔下的曹雪芹这个样子的。

  刘国辉 刘国辉是我们还在读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时就景仰的人物。上世纪60年代,刘国辉才十几岁,在杭州美术学院附中刚毕业,就连续创作发表了六七本连环图:《昆仑山上一棵草》《无穷的水源》《耕云记》等,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线条优美,手法新颖,才气逼人。每出版一本,美院附中的学生都奔走相告,马上到北京路新华书店购买,作为学习的蓝本。他当时的影响,波及全国美术院校。以后又以他的国画人物,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是中国画人物画里一个重要的画家。

  他一来深圳,就给崇拜者团团围住了,因为他出名早,知道他的人就特别多。我们虽然也是粉丝,但是在外围,也只能是远望。刚好他太太和我们几个女画家住在同一个房间,我们向她表达了崇拜之情。太太感动了,她是个苏杭美女,大方、有活力,也直率单纯。第一个晚上她就对我们广东女画家表示了极大的信任,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和她家的故事。我们才知道,一个画家,纵然具备了天才的条件,也要经历各种的坎坷,取得任何一点成就都要历经持久的磨砺。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视频号朱东润:书读到字缝里去那才叫真本事
2025 - 07 - 15
来源:视频号 2025年7月11日
2025 - 07 - 11
来源:神州语录 2025年7月9日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大陆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她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和开创电视广告模特时代,并首任省级影协主席的华人艺人。本文摘自《潘虹日记》,其背景是,1968年4月19日,那个失去人性的岁月里,潘虹爸爸的一个耳朵被别人撕下来一大半,羞辱之中,吃药自杀。第二天,潘虹妈妈去龙华火葬场想看潘虹爸爸最后一眼。可火葬场的人不让她进,并要她划清界线。潘虹妈妈只好委派10岁的女儿潘虹去处理。这里记述的是当时的情况,泣血的文字,让人泪奔。父亲节读这样的文字,泪不能禁,那个疯狂而没有人性的年代,再也不能来了。以下为日记全文。敬请欣赏。【潘虹日记】(1994年)4月21日  星期四26年了,每到这一天,我总觉得冷。这来自心底来自骨髓的寒意,是26年前,我第一次迎面遇见死亡时,他留给我的。前天,是父亲的忌日。可真正让我感知到死亡的,是26...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