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一片丹心为教育 田家炳善行永存

日期: 2018-07-16
浏览次数: 459

来源:明报2018713日)

编辑:志超

慈善家田家炳去世,享年99岁,各界纷纷致哀,表达由衷敬意,原因不是他捐款金额举世无双,而是他以推动教育事业为己任,几乎捐尽所有家财,资助香港和内地近300所学校。“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田家炳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助学兴教,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自己则过着低调俭朴生活,卖屋助学、贷款捐校等佳话将永留历史。田家炳是一位了不起的香港人,但愿他的高风亮节,能启发更多新一代富豪积极行善,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卖屋助学贷款捐校 淡泊名利令人敬仰

本港不少人热心公益慈善,为了教育事业捐款数以亿元计者,亦大不乏人。一些国际著名学府表示,部分捐献大户来自香港,有外国慈善组织甚至形容,香港是主要募捐地区之一,他们全球募捐一年所得总额,有一成是来自香港,比起在澳洲、加拿大等地募集到的捐款更多。在众多本港教育慈善有心人当中,田家炳肯定名列前茅。

田家炳未满16岁便因为父亲逝世辍学从商,白手兴家成为化工界翘楚,被誉为“人造皮革大王”,对昔日香港工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然而他为教育所作的无私奉献,影响更为深远,远远盖过他在工商界的成就。过去10多年,不少著名国际巨富承诺“捐身家”,广受推崇传颂,其实早在198090年代,田家炳已捐出八成财富,成立基金会,全力投身教育慈善事业。虽然他不是捐款最多的慈善家,也没有高调宣扬“捐身家”,然而他数十年一直默默捐助香港及内地教育事业,从未多谈捐款金额,这种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的情操,值得敬仰。

富豪捐款行善,常会惹来沽名钓誉的质疑,然而这四个字从未出现在田家炳身上,因为他可说是最慷慨又最俭朴的商人。田家炳没有受到“财富留子孙”的传统观念束缚,除了为子女留下一间家族经营的化工厂,并未为自己和家人留下多少财产。田家炳出入没有名车接载,喜欢跟普罗大众一起搭地铁,一套西装可以穿数十年。最令人敬佩是,即使受到1997年金融风暴冲击,他仍然坚持行善,为了继续捐助学校,把居住了数十年的豪宅卖掉,改为租住普通房子;即使碰巧遇上现金周转问题,田家炳宁可向银行借贷,也要履行承诺,捐钱给本地大专院校。如此善行,岂能不叫人动容。

 

办好教育无休止 新一代接慈善棒

田家炳出钱出力,对本港和内地教育事业贡献良多,以他命名的学校不下200间,多间大学亦有以田家炳命名的设施,然而这并非因为他想出风头,而是希望鼓励更多人仿效捐助教育,同时激 励自己一定要把教育办好,以免蒙羞。田家炳的信念是“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相信办好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本,数十年来绝大多数捐款,都用于资助内地教育项目,尤其着重师资培训。他在全国范围累计捐助了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多间。田家炳的慈善事业,实际亦是香港与内地一衣带水的见证。

这个年头,“爱国”在香港成为了一个敏感标签,经常搀杂政治操作和利害盘算,然而从来没有人怀疑田家炳捐助内地有何私心。他没有担任政协委员一类内地公职,在香港也鲜有出任公职,与政治保持距离,一片丹心就是为了内地教育。随着内地民众生活水平提升,本港一些人质疑是否还需要捐助内地,然而正如田家炳的基金会指出,内地教育硬件设施渐上轨道,不代表软件无须提升,由教师培训到德育推广,要提升教育素质,仍有很多实事要办。

近年内地愈来愈多新一代富豪投身教育慈善事业,资料显示,过去10年内地70多位企业家,合共捐赠近300亿港元给教育行业,其中捐赠最多的是腾讯创办人之一陈一丹,捐款金额约50亿元。昔日内地教育捐赠者以港商为主的格局已不复见,惟两地慈善家在新时代可以有更多交流合作,发挥协同效应,让两地慈善事业做得更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投资永不嫌多,办好教育是永无休止的事业,需要更多善长仁翁积极投入,无论是本港和内地,都需要更多有心人继承田家炳遗志,为两地教育事业出力。

 

附注:

田家炳老先生是梅州大埔同乡,但只是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不过,我与家人一向对他老人家非常崇敬。见贤思齐,田老先生善行永存。

彦山 谨记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