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闻人悦阅:回忆里歷史的拾遗者

日期: 2019-08-21
浏览次数: 28

《亚洲周刊》2019年27期   

文/李翰旸

 闻人悦阅:回忆里歷史的拾遗者

闻人悦阅:《琥珀》歷史跨度近百年(图:闻人悦阅提供)

闻人悦阅细腻又敏锐地感知著,记录下生活里未曾珍惜的美好和惆怅。那些看似温柔到有些疏离的文字,能将我们拖曳回自认为已经遗忘的过往。

对于不了解闻人悦阅的读者,不少人会错以为这是一个笔名。其实「闻人」二字乃是复姓,「悦阅」则是父辈期许她能心悦于读书。

作为九一一事件的亲歷者,闻人悦阅途经纽约世贸中心废墟时蓦地想到了「太平盛世」四个字,心生「文明的脆弱」之感慨,眼前这盛世好似在须臾之间即可倾颓,遂萌生了倾诉的念头,写下小说《太平盛世》。其后出版的同名小说集《太平盛世》被她称作「成长笔记」,谈及创作初衷,是「当时太珍爱那段岁月,觉得写下来才能不忘记」,其念旧由此可见一斑。也许怀旧的人对一切总是缱绻又温柔,她曾说,「人都有两面,每个人的心里都住著慓悍的兔子与慈善的狐狸。」在小说《掘金记》里,官、富二代们不似寻常刻板印象,她设身处地为每个人物著想,赋予他们独立的人格,从而描绘出大时代洪流里被裹挟前进的众生百态。

众人庸碌奔波,年轻时最单纯的爱与憎都渐渐散落在光阴里,再也拼凑不出最初的模样。闻人悦阅却细腻又敏锐地感知著,记录下生活里那些寻常人也许经歷过却未曾留意或珍惜的美好和惆怅。她的小说人物多是虚构,然而不论是美国的九一一事件还是金融行业近二十年来的沉浮,又或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杭州所表现出的「一种创世初的天真」,这些歷史背景都是真实的,所以那些人物经歷的喜悦和苦痛、迷茫和孤独总能与读者建立起某种联繫,那些看似温柔到有些疏离的文字,能将我们拖曳回我们自认为已经遗忘的过往,和过去的心事打个照面。

闻人悦阅以往的作品常以杭州、纽约、香港这三个对她而言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为依託,描绘的多是小时代里的小寂寞和小惆怅。大概是担心时过境迁之后再难寻回当下的心境,字里行间多少可以寻觅到她早年经歷或是当下生活的缩影。读她的文字,可以感受到她对这世间乃至回忆有种克制的悲悯,她同情那些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赋予他们缺点、无奈和遗憾,可文字却是疏离的;她怀念曾经停留过的城和那些断了音讯的人,可文字仍是理智的,自始至终她彷彿只是一位作壁上观的记录者,对一切慈悲却了然。

新作《琥珀》描述大时代

在最新出版的《琥珀》一书中,她一改以往的风格,故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国共内战,美苏冷战再到二十一世纪初诡谲的商业风云变换,歷史跨度近百年;人物则辗转于外蒙、新疆、天津、上海、欧陆、香港和纽约,地理跨度不再囿于自己熟悉的城市。这样广阔的时间地理的双维度不仅需要作者对行文有极强的掌控力,还需要考据大量歷史资料。然而禁锢于纸上的歷史总还会匿有暗涌和留白,评论人梁文道也曾在与她对谈时提到,对于这样一部宏大的作品,「作者的想像力」更为重要。

从史料里寻得蛛丝马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闻人悦阅还是鍾情于逝去的时光,只不过这次追寻的变成了大时代的回忆和世界的过往,她抽丝剥茧般从史料里寻得蛛丝马迹,慢慢釐清那段歷史脉络,以一个家族的命运为利刃在光阴的壁垒上剖开一条缝隙,读者得以梦回前尘一窥往事。

不论是小回忆还是大时代,闻人悦阅的作品极少带有批判的色彩,即使永恆的太平盛世遥不可及,她还是会在文末写下希望。这也许就是她对读者的温柔和包容吧。

附:作者闻人悦阅小档案

少时生长于杭州,中学移居美国,为柯柏联盟学院电机工程学学士及纽约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曾于美国华尔街工作,后移居香港从事写作。小说《太平盛世》荣获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首奖。著有作品《太平盛世》、《掘金纪》、《小寂寞》、《琥珀》、《小惆怅》、《小中尉》等,其中长篇小说《掘金记》、《琥珀》分别获选《亚洲週刊》年度全球十大华文小说。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