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元朝诗人虞集不可错过的一首诗,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日期: 2019-03-27
浏览次数: 10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3月19日

       元朝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而且整个元朝所处的时间也很短,同时在文化上也并不能够与唐朝和宋朝相比,虽然现在我们一说起中国的文学,脉络非常清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是这元曲,可能是在这些类型中,大家比较陌生的一种文学题材,可能比较还是马致远的那一首《天净沙.秋思》,但是也不得不说,元曲也还是有它的独特性,往往可能只是几句话,却是能够同样的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元朝除了这元曲之外,大家对于元朝的诗人的了解,那更是陌生,应当说在元朝时期,也还是出现了一大批的诗人,例如虞集,他便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写过很多同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无论是在文学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那都堪称一流。

       譬如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以及痛苦,所以这样的诗作,也是不可错过,值得我们去一读。

       《院中独坐》 

       宋代:虞集 

       何处它年寄此生, 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这首诗可能初读时会觉得很平淡,但是只要细细地品味,则是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细腻的心思,以及他对于这人世间的看法,尽管只有寥寥的数语,便是诗人描写的非常深情,也非常的伤感,读来更是朗朗上口,处处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这开头的两句,便是足以令人惊艳,诗人在这里自问自答,想到自己漂泊的一生,于是他感慨自己什么地方,才能够有他的安身之所?后的一句诗人又回答了自己,既然这个世上没有能够安身的地方,那么我愿意到山上和江上去继续漂泊,从此寄此生。

       虞集的这开头两句与苏轼的那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也是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无奈,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只有真正内心宽广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胸怀。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最后的这两句,诗人描写的更为传神,也更加的伤感,诗人由于内心太过于忧愁,因此,诗人在这里还埋怨起了那绕屋长成的松树,最后那一句,也是诗人的错觉,使得他所风声当作了雨声,这样的一种表现手法,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也更加的感人。

       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处处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以及他内心的痛苦,通篇都描绘的极为细腻,无论是对于自己内心的一种描写,还是风景的描写,那都是写得极为传神,这也正是此诗,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使得人们在读了这首诗之后,不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同时也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波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