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

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
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
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
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面去!”
他把景希珍、赵凤池等人召集来,让他们给自己买纸笔,他下定决心还要写一封长信给毛主席,给党中央。
几人听到彭德怀这话,面面相觑,景希珍语气之中都带着些许的苦涩:“彭总,您,您还要写……”
经历了庐山会议,所有人都很后怕,可大家又都知道彭德怀的脾气,他认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劝得住。然而,正如他们所料,这封信让问题再一次升级,也酿成了彭德怀的家庭悲剧。
01
1959年庐山会议,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计划,会议主题是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之下,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纠“左”,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的“大跃进”任务。
1958年,彭德怀前往湖南湘潭乌石、韶山和株洲实地调研,在韶山了解到,1958年也只增产14%,到平江时,周小舟(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预先介绍:这些与报刊上“创造的奇迹”是天差地别。
彭德怀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实际工作之中“左”倾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庐山会议上,彭德怀选择以写信的方式,反映他心中的一些疑惑,发表了一些尖锐的批评,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议从纠“左”转向了反右,彭德怀成为了批判的对象。
彭德怀的这封信被称为“万言书”,其实只有三千字。
彭德怀写信向毛泽东提出不同意见,大胆指出工作之中错误,他是没有错的。但是当时“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对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不止一次地公开批评,美国和台湾方面也借赫鲁晓夫的批评大做文章。各国媒体也在大肆转发,引起了毛泽东的反感和警惕。
《毛泽东传》载:“有的人说,彭德怀的信,不在个别措辞用字不当,而在于总的看法上有问题。还有人提出,彭德怀曾说过: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可能要请苏联红军来。”
针对这句话,毛泽东也大动肝火,他在庐山会议上说:“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就另外组织解放军。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的。”
当时国家还处于困难时期,彭德怀一封信说明了一股子消极的“抱怨情绪”已经在党内蔓延。所以站在大局来看,彭德怀这封明明实话实说的信,却易于发生误解。
彭德怀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不盲从,他性格倔强,却策略不足。
而且,每次明明知道别人对他误解很深,彭德怀都采取“是非曲直由人断,事久自然明”的态度,所以虽然和毛泽东有过几次分歧和矛盾,但彭德怀都不主动解释,到了庐山会议的时候,才会将矛盾激化得如此尖锐。
但彭德怀必然是委屈的,他刚开始是抱着写一封私信的想法给毛泽东写信的,没想到竟然发展成这样,甚至被翻旧账,就连“百团大战”都被拿出来成为攻击他的重点。
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与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被打成“反党集团”。而且因为“请苏联红军来”这句话,从庐山会议,一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彭德怀“里通外国”的嫌疑一直没有办法洗刷干净。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前是国防部长,刚刚率领一个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过东欧各国,并会见过赫鲁晓夫。
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彭德怀要怎么去证明自己没有受到赫鲁晓夫的影响呢?无论怎么分析彭德怀这句话,都令毛泽东和刘少奇心里不是滋味。
02
在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被撤销了在军队中的职务,但仍保留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思想改变依旧很关心,在1959年10月,还找了彭德怀谈话,肯定了他在9月9日写信要求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的意见。
同时,毛泽东要求杨尚昆要多去看看彭德怀,每个月至少要去两次,主要是帮助彭德怀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由此可见,毛泽东当时对彭德怀并没有放弃,也多次提出,希望彭德怀能出来做点事,具体到可以和王震商量,让王震把农垦部部长的位置让出来。毛泽东让陈毅、聂荣臻和杨尚昆三个人去做彭德怀的思想工作,希望彭德怀能认错。
但彭德怀心中有气,就是不愿意认错。这次失败了,毛泽东还提过让三个人再去找找彭德怀,但也看出三个人有难处,只能笑着说:“那就算了吧。”
1961年9月19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到农村去做调查研究,希望去湖南三个月,走之前希望组织能允许他见毛主席一面。毛泽东得知后,说彭德怀去哪里都是可以的,去半年也是可以的。
当时杨尚昆找了金石去做彭德怀的秘书,在他出去调研的时候,帮助彭德怀整理资料。因为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的秘书都回军委去了。
杨尚昆还对金石说:“彭德怀现在仍然是政治局委员,你还是要尊重他。你帮他整理材料,他要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有错误由他负责,与你无关。”彭德怀去湖南调研了五十多天,整理了五份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后来都一并交给了毛泽东。
彭德怀刚刚回到北京,看到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的文件,看刘少奇比较实事求是地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他觉得刘少奇做得不错,他是满意的。
彭德怀还简单地以为,自己和毛泽东之间的分歧已经不存在了,误会已经消除了,他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但是1月27日,刘少奇在大会讲话时说:
“彭德怀的错误不只是写了那封信,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不算犯错误。”“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展开反对彭德怀同志的反党集团的斗争,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更主要的不是高岗利用彭德怀,而是彭德怀利用高岗,他们两个人都有国际背景,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
因此,刘少奇得出了一个结论: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这个结论一下,彭德怀的处境就变得更加艰难了。
这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和随后的国庆13周年活动,就不再通知彭德怀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