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江南異人南懷瑾

日期: 2012-10-25
浏览次数: 978

占飞/文   文章转载自:信报2012年10月5日 今日焦点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宝级国学大师南怀瑾,刚于9月29日下午在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九十五。

  南懷瑾(1918-2012年)“禪定”而大去了,有說大師學問可用二十字高度概括:“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可他嘗言一生就是八個字:一無所長,一無是處。他年輕時孤身入川,訪道、習劍、學禪,所見所遇,儼然是武俠小說的異人,如今想來,他自己何嘗不是兩岸傳奇裏的異人?

  所謂異人,只是異於碌碌常人,修為總是深入淺出,說他江湖,他也真的很江湖,除卻隱姓埋名的劍仙道長,還有《厚黑學》作者李宗吾,有李宗吾引薦而成為袁煥仙的首座大弟子,又隨袁煥仙拜訪虛雲和尚——南環境有信函記述詳情:“南懷瑾侍煥師車行兩日,乃抵陪都,與虛老過從五日……”又記虛雲贈袁煥仙偈曰:“大道舞難亦無易,由來難易不相干,等閑坐斷千差路,魔佛難將正眼觀。”

  天下老烏一般黑

  此偈從悟道之難易說道魔佛之莫辨,倒也堪作南環瑾一生毀譽的寫照,他記述袁煥仙與虛雲和尚對談:“煥師曰:有三種朋友落在難處,不可救藥……一云唔後起修報化;一云一唔便休,更有何事;一云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虛老曰:嘻!天下老烏一般黑。”復記:“虛老曰:比來一般魔子,酷嗜神通……成都朋友有如是等過患否乎?煥師曰“有,有,還是天下老烏一般黑。”

  好一句“天下老烏一般黑”,人生與政治皆然。尚有以下公案值得仔細參詳:那一次在重慶,“天黑了,一下碼頭,南某人攙着他,怕他跌倒,他當時九十多歲了。他把手一推說:不要扶了,以後我們各走各的”。各走各的,這就是人生,南懷瑾的大道也真是無難亦無易,此後走遍兩岸三地(不要忘記他曾寓居香港),大半生述而不著,學說有深入淺,日趨平易。

  有一回,有位方丈對南懷瑾說:“老師啊!的你著作影響很大啊!”南懷瑾說:“我說那些都不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寫的一本書是《禪海蠡測》……我想你們一個都看不懂……所有的書都不算數,這是一本書。”他寫此書,只是“爲了對付鈴本大拙;他曾批評中國的學者胡適不懂禪。可是我沒有批評人,只是把中國禪宗東西拿出來”。此書序文是文言文,《蠡測》就是以瓠瓢測海,以小見大。

  啓蒙之學始於禮

  此書倒是窮而後工,話說南懷瑾早年在台灣曾做船運生意,因貨船失火而血本無歸。時維1955年,《禪海蠡測》正是其时著作,定價才五元新台幣,根本沒人買。其後得蔣氏父子賞識,入杏壇而名滿天下,所謂“經綸三大教”,只是這樣一個比方:“孔家店是糧食店,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個什麽店呢?藥店……生病去買藥吃,不生病不需要買。佛家開的什麽店?百貨店。什麽都有,你高興可以去逛一逛。”

  那是從乃師袁煥仙學來的,袁氏曾撰《我之國是》,內容可用十二字概括:“團結以禦外悔,安息以厚民生”。此所以“出入百家言”的南懷瑾大部份著作都是口述而由後學筆錄,平易中倒也不乏智慧,他嘗言:“所謂歷史,常常人名、地點、時間是真的,內容不大靠得住;小说是人名、地點、時間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往往是真的。”

  南环瑾有感於内地禮樂崩壞,特別推崇“幼學瓊林”這本啓蒙線裝書,繼而重申“禮節就是秩序”:“這是我們小時候讀的書……有很好的木刻圖案,原文是這樣大的字,下面有小字註解。書裏面什麽東西都有,講我們歷代的文化祖宗,天文、地理、夫婦、兄弟、朋友,怎麼寫信,做人禮貌,父母死了怎麼寫個墓碑……”這當然不算大學問,然則啓蒙之學始於禮,何嘗不是“安息以厚民生”?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