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元朝诗人虞集不可错过的一首诗,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日期: 2019-03-27
浏览次数: 10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3月19日

       元朝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而且整个元朝所处的时间也很短,同时在文化上也并不能够与唐朝和宋朝相比,虽然现在我们一说起中国的文学,脉络非常清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是这元曲,可能是在这些类型中,大家比较陌生的一种文学题材,可能比较还是马致远的那一首《天净沙.秋思》,但是也不得不说,元曲也还是有它的独特性,往往可能只是几句话,却是能够同样的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元朝除了这元曲之外,大家对于元朝的诗人的了解,那更是陌生,应当说在元朝时期,也还是出现了一大批的诗人,例如虞集,他便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写过很多同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无论是在文学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那都堪称一流。

       譬如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以及痛苦,所以这样的诗作,也是不可错过,值得我们去一读。

       《院中独坐》 

       宋代:虞集 

       何处它年寄此生, 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这首诗可能初读时会觉得很平淡,但是只要细细地品味,则是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细腻的心思,以及他对于这人世间的看法,尽管只有寥寥的数语,便是诗人描写的非常深情,也非常的伤感,读来更是朗朗上口,处处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这开头的两句,便是足以令人惊艳,诗人在这里自问自答,想到自己漂泊的一生,于是他感慨自己什么地方,才能够有他的安身之所?后的一句诗人又回答了自己,既然这个世上没有能够安身的地方,那么我愿意到山上和江上去继续漂泊,从此寄此生。

       虞集的这开头两句与苏轼的那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也是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无奈,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只有真正内心宽广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胸怀。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最后的这两句,诗人描写的更为传神,也更加的伤感,诗人由于内心太过于忧愁,因此,诗人在这里还埋怨起了那绕屋长成的松树,最后那一句,也是诗人的错觉,使得他所风声当作了雨声,这样的一种表现手法,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也更加的感人。

       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处处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以及他内心的痛苦,通篇都描绘的极为细腻,无论是对于自己内心的一种描写,还是风景的描写,那都是写得极为传神,这也正是此诗,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使得人们在读了这首诗之后,不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同时也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波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04
来源:视频号何之瑜,曾是秋收起义领导成员,陪陈独秀走完人生路
2025 - 07 - 02
来源:视频号张慕陶(下)他曾是组织高级领导,却两次被开除D籍,后被以托派罪名处决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