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16岁少年给大雁写下一首词,冠绝古今,开篇千古一问,动人心魄

日期: 2023-04-08
浏览次数: 8

作者:观复文化 2023/3/17

16岁少年给大雁写下一首词,冠绝古今,开篇千古一问,动人心魄

先讲两个故事。

唐代诗人李益写过一首失恋诗《写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据说她的女主角是名妓霍小玉。

霍小玉原本是霍王与婢女生的女儿,霍王去世之后,母女俩被赶出了王府,之后沦落成一位卖艺不卖身的歌伎。

霍小玉深知自己的身份难以与李益长相厮守,于是与李益定好相爱八年之约,之后自己愿出家为尼,任李益娶名门闺秀为妻。

两人分别后,李益在家中的安排下很快另娶新欢,把霍小玉扔在了脑后,而霍小玉一直傻傻地守在原地,苦苦地盼着远飞的风筝能回到身边。

终于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直到一位好心的江湖侠客把李益带至她的床前,曾经的风华绝代,如今成雨后梨花,她用尽人生最后的力气与他诀别。

“今生如此负我,死之后,化成鬼也不会放过你的妻妾。”她把手中的酒杯掷于地上,杯碎一地的一瞬间,霍小玉倒地而亡。

离开的人彻底得到解脱,留给李益无尽的懊悔和伤痛,至此以后,他经常精神恍惚,忘不了那个为她殒命的女子,也忘不了她临终前说的话。

据《全唐书》和《霍小玉传》记载,李益对自己的妻妾猜疑心非常之重。

16岁少年给大雁写下一首词,冠绝古今,开篇千古一问,动人心魄

再讲一个唐婉和赵士诚的故事,公元1147年陆游忍痛休掉唐婉,转身迎娶新人进门,10年生下8个孩子,而赵士诚以皇族贵胄之身迎娶陆家下堂妇唐婉。

新婚之夜,赵士诚对唐婉发誓,“我这一生,生前不纳妾,死后不复娶。”深情的誓言背后,其实有一颗很早就爱慕唐婉的心。

婚后的赵士诚用他和风细雨般的爱温暖了唐婉爱伤的心,她也为赵士诚生下一儿一女。

天下之事无巧不成书,一次沈园出游时,赵士诚和唐婉,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遇到了陆游,赵士诚知道唐婉对陆游还有心结,顾及两人的旧情,他默默地选择离开,留给他俩单独相处的空间。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陆游离开沈园前会题诗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婉第二天来到沈园看到题诗,往事在心头翻涌,多年来积压的感情一瞬迸发,再难抑制,她同样回赠一首《钗头凤》,“世情薄,欢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回家后的唐婉一病不起,赵士诚到处为她寻医,最后仍没留住她的一缕香魂,失去唐婉的他痛不欲生。

对于陆游来说,写下那一首诗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可对于赵士诚来说,如果他知道那一次的见面,会带来今天的结局,他会拉着唐婉转身离开。

13年后,赵士诚毅然决然奔赴前线,最后战死在沙场,“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对唐婉的承诺。

世人皆知钗头凤,谁人疼惜赵士诚!

16岁少年给大雁写下一首词,冠绝古今,开篇千古一问,动人心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世上什么事情都有逻辑,唯有感情永远说不清也道不明,让多少痴情儿女为情所困,为情所伤,又始终参不透其中的真谛。

今天就分享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雁丘词》吧。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16岁的时候赴并州参加科举,在路上,他遇到一个猎人,跟他讲了一个故事。

这位猎人射杀了一只大雁,另一只大雁围着死去的大雁久久不肯离去,一直在上空盘旋悲鸣不已,最后坠地而亡。

元好问听后,心中感动不已,把这两只大雁买了下来,并把它们葬在了汾水河畔,垒上一堆石头作为记号,给他取名“雁丘”,随后为这对痴情大雁写下这首词,祭奠它俩坚贞的爱情。

一个16岁的少年,看到一对为情殉葬的大雁,他的内心感慨万千,他用他的才情,和他的真情,发出世间最深沉的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这几句描述大雁的日常生活,这是它俩的爱情记录。

不管是天南还是地北,始终不离不弃,相依相随,共同经历风雨,共享欢乐,就好比人间的痴情男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一句写大雁殉情前内心的所思所想,你已归去,剩我一人独自留在人间,前路渺茫,再去追寻那千山暮雪,飞跃万里层云,又还有什么意义。

元好问将它们俩葬在汾水之上,遥想当年汉武帝带领着百官,曾在此巡幸游玩,那个时候箫鼓喧天,这里何其热闹,可是如今这里萧条冷清。

雁死不能复生,它们这份生死相许的爱,令山鬼为之悲鸣,连上天都感到嫉妒。它们决不会像莺儿燕子一般,随着身体的死亡化为尘土,他们的爱将与日月同辉,将会与世长存。

元好问希望千秋之后,还有像自己一样的文人墨客,来到此处寻访雁丘,为它狂歌痛饮,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16岁少年给大雁写下一首词,冠绝古今,开篇千古一问,动人心魄

时隔4年之后,元好问又一次赴京赶考,途中再次听到一桩奇闻,河北大名府有两名男女,两情相悦,却被家人活活拆散,两个有情人双双投河自尽。

这一年,河中的莲花并蒂而开。

元好问想起汾河边上自己亲自埋下的那一对大雁,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姊妹篇《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千古一问,让无数人动容。

坚贞的大雁是如此,痴情的人也是如此。这一曲爱情的歌在世间经久回荡,催人心肝。

历史上对于元好问个人的感情记录的很少,但我相信从他的这两首词来看,他也一定是一个深情的人。

用李之仪的一句诗作为结尾吧,“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