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日期: 2023-05-30
浏览次数: 10

来源:文物陕西 2023年5月30日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4项重要考古成果。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是一处晚商时期李家崖文化聚落,在以大型夯土建筑为中心的11个山峁上,发现了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区,其中7座“甲”字形墓葬,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属于方国一级的墓葬,对研究殷墟时期商代政治地理架构,以及商文化核心区域与北部边缘地带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寨沟遗址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地区,是一处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的商代聚落遗址,凸显出北方黄土梁峁地带中心聚落典型的“多峁一体”特征。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遗址及周边区域考古发现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第一,寨沟遗址是陕晋高原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的商代遗址,在与中原商文明同时并存的区域政体中十分罕见,在我国北方地区为目前仅见。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第二,发现9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包括3处共7座“甲”字形大墓,是陕晋高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晚商墓地,是商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第三,寨沟中心聚落和大型墓葬的发现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背景——以往偶然发现的数十个比较丰富的铜器群,就应该出土自这类高等级墓葬,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为今后该地区的工作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第四,首次在晋陕高原发现了商代晚期的车马遗存,为探索我国马车的出现与车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第五,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上层物质文化相同,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目前,现有考古工作已经初步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且与中原殷墟文化联系紧密,远超以往认知。陕北商代考古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疆文化交流与互动均具有重要意义。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刚刚,国家文物局发布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方国

方国或方国部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现今学者对这些方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商朝晚期的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 方”的形式称呼这些部落国家,所以称作“方国”。

根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认为,商王朝时期的国家是一种古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苏秉琦先生对“古国”和“方国”的定义是:“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国阶段”。邦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