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罗一秀与毛主席夫妻3年,名分虽没被承认,50年主席为她破例一回

日期: 2025-05-29
浏览次数: 5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28日

“润之先生当真要为罗家破这个例?”1950年春的中南海办公室里,田家英拿着罗石泉的信件欲言又止。毛泽东放下手中的烟卷,望着窗外新抽芽的柳条:“旧社会欠下的债,总要还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牵扯着一段跨越四十年的特殊情谊。

罗一秀与毛主席夫妻3年,名分虽没被承认,50年主席为她破例一回

在韶山冲的青石板路上,至今流传着毛家“大先生”与罗家姑娘的故事。1907年的那个冬天,14岁的毛泽东被父亲按着头完成了一场旧式婚礼。新娘子罗一秀比他年长四岁,裹着小脚的少女站在烛影里,活像一尊精致的瓷器。毛家厅堂的红绸还没褪色,少年新郎就抱着《盛世危言》躲进阁楼。有意思的是,这对名义夫妻竟在同一个屋檐下相敬如宾地生活了三年——她替他浆洗衣裳,他为她讲解《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

这段包办婚姻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当事人对命运截然不同的态度。罗一秀恪守着“嫁鸡随鸡”的古训,每日天不亮就起身给婆婆熬药。而毛泽东却像头困在竹笼里的豹子,逮着机会就往县城跑。1910年春天,当罗一秀因痢疾倒在灶台边时,她最后的遗言竟是叮嘱小叔子“照看好润之的布鞋”。这个在族谱上被记为“毛罗氏”的女子,至死都守着三从四德的规矩。

罗一秀与毛主席夫妻3年,名分虽没被承认,50年主席为她破例一回

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的转折。1925年毛泽东带着杨开慧还乡时,特意绕道罗家老宅。罗鹤楼颤巍巍地掀开门帘,看见当年那个逃婚的少年已变成目光如炬的革命者。饭桌上摆着腊肉炖笋,毛泽东却只顾着给围坐的乡亲们讲“打土豪分田地”。罗家堂兄罗石泉听得两眼放光,攥着筷子“啪”地拍在桌上:“润之兄说得在理!我明日就跟你走!”谁也没想到,这个冲动决定让罗石泉后来蹲了三年国民党的大牢。

罗一秀与毛主席夫妻3年,名分虽没被承认,50年主席为她破例一回

要说毛泽东对罗家的关照,倒真应了那句“无情未必真豪杰”。1937年罗家逃难归来,破败的老屋里竟藏着毛泽东托人捎来的五块银元。解放后湖南土改,韶山冲的乡亲们发现罗家的田契早被悄悄改成了“自耕农”。最耐人寻味的当属1950年那封进京信——向来铁面无私的毛主席,竟破天荒地为旧亲开了绿灯。虽然后来因故未能成行,但这份心意已让罗家老小热泪盈眶。

不得不提的是,毛泽东对这段旧姻缘的处置处处透着政治智慧。1950年修订族谱时,他坚持把“罗一秀”三字堂堂正正地写进配偶栏。这个决定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深意:既保全了封建礼教下弱女子的名节,又用新时代的方式给了旧人交代。更妙的是1959年接见毛华村时,他特意让摄影师拍下握手瞬间——照片里两个白发老人相视而笑,倒像是给四十年前的遗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罗一秀与毛主席夫妻3年,名分虽没被承认,50年主席为她破例一回

罗家老宅的雕花窗棂如今爬满青藤,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都化作了茶余饭后的闲谈。但在毛泽东的书信档案里,仍能找到1956年他批示“酌情照顾罗家后人”的墨迹。笔锋遒劲处,依稀可见那个在阁楼上读禁书的少年模样。或许对他而言,罗一秀不只是封建婚姻的符号,更是旧中国千万苦命女子的缩影。那些年送去的银元茶叶,何尝不是替整个时代还的良心债?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