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亦有可闻:铰月.打月.射月

日期: 2013-09-18
浏览次数: 1590

转载自2013年9月18日 香港《文汇报》
■文:戴永夏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时值中秋望日,月亮最大最圆,「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最圆是中秋」,因此圆月便成了节日的灵魂和中心。人们以天上月圆象征人间团圆,盼望「人月双圆」,于是祭月、拜月、赏月等许多节庆活动都围绕着圆月展开,圆月成了人们的最爱。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举国上下多数人盼望中秋月圆的时候,也有些地方的人却盼望月缺、月破,以至对月亮「采取行动」。他们这些怪异之举,都与当地的民俗有关。 
  在山东西北的临清一带,民间流传着「铰月亮」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不过这圆月不能久留,必须在当晚铰破,据说这样才能驱除贫穷,财运亨通。这风俗,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时,被封的众神都很满意,唯独他老婆没有被封,因而整天牢骚满腹,哭着闹着也要当神仙。一天,她又伸手向姜太公「要官」,姜太公听了心里很烦,便教训她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一个妇道人家,整天要名要利,不守妇规,穷嘴穷舌的,简直是个穷神!」这婆娘一听,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她终于讨到「封号」了!于是她就戴着这顶「穷神」的「桂冠」,到处乱窜,自我炫耀。然而她到了哪里,哪里就会变穷。百姓对她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有人将此事报告了姜太公,姜太公一听非常气愤,立即将惹事的老婆找回家,不准她到处乱跑。这婆娘心有不甘,反问姜太公:「那你叫我到哪里去呢?」姜太公想了想,便给她立了两条规矩:一怕她使有福的地方变穷,便令她有福的地方不能去;二怕她坑害穷人,又让她「见破即回」。这规矩立即在民间传开了,百姓为躲避这「穷神」,便在大门上贴上「福」字,让她不敢近前;又在中秋节晚上铰破「圆月」,使她望而却步,没法破坏合家团圆……  
  类似这种盼月破的习俗,在有的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居住在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的部分土族,就有中秋「打月亮」的风俗。该族人忌讳过中秋节,更不喜欢圆月——因为圆月代表光明(暗喻明朝)。当中秋月圆时,人们就抓一把草木灰向着空中扬去,意在遮住月亮的光辉,以掩其「明」;同时还要痛打「月亮」: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当圆月的倒影出现在盆中时,人们便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直到那轮圆月被打得「体无完肤」、「残缺不全」为止,以此发泄对「光明」的不满。此俗源于明朝。明朝从建国初期便存在着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双方连年战争不断,而北元蒙古是主要的征讨对象。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也使跟北元蒙古关系密切的土族百姓深受其害。他们痛恨明朝统治者,痛恨战争,盼望天下太平。「打月亮」习俗,正是这一愿望的残留。 
  月亮能铰、能打,还能「射」。如居住在广西西北部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毛南族,至今保留着「射月亮」的习俗。当中秋晚上月亮升起时,毛南人便在凉台上摆一张八仙桌,在桌边捆一根竹竿,削尖的竹竿顶部插着一个柚子,柚子上又插着三炷香。柚子和香都对着月亮,好像瞄准射击的大炮(当然是象征性的)。八仙桌前,还有法童在做请月神降临的仪式。人们围在法童身边,一边谈笑一边对歌,直至天快亮时方散。毛南人就是通过这种「射月」仪式,来占卜吉凶祸福,祈求生活幸福美满。 
  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写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其实月圆月缺,都是自然现象,如同人间有悲欢离合一样不可避免。但是,作为民间的不同习俗,盼月圆也好,盼月破也罢,都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这种民俗事象的差异中,我们更能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多元,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