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地球最后一滴眼泪

日期: 2013-03-12
浏览次数: 848

 

撰文:占飞  转载自:2013年4月12日《信报》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资源日”,讽刺的是,此项全球化运动搞了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南涝北旱,南水北调仍是一项艰巨而未知成果的世纪大工程;于此同时,秘鲁境内二百座冰川正急速融化,预计会在2025年全部消失,非洲的尼罗河和赞比亚河、印度的恒河水质日趋恶化;香港输入过量食水而输水管因失修而频频爆裂,食水要倾倒入大海之际,全球有近四成人口仅能靠污水活命。

  “联合国水事会议”(United Nations Water Conference)早就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继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全球化危机是水资源。此时此刻,读塔娜卢汉(Tara Lohan)主编的《水事》(Water Matters),直是教人倍感概叹。《水事》有一个不厌其烦的副题:“为什么我们须要坐言起行以拯救生死攸关的水资源”(Why We Need to Act Now to Save Our Most Critical Resource)。

  水资源战争

  《水事》不但倡议水资源的种种课题,更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深入讨论地球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既呼吁人人正视而以行动自救,亦致力于唤醒执政者,必须立刻采取果断措施,因为水资源在二十一世纪正是一个比能源更严峻的重大问题。

  事实上,地球上水资源严重短缺,每一天都在威胁着人类生存,可是每一个生活在“输水管森林”的城市人都不曾意识到,在他们打开水龙头而谈了十分钟手机的时候,不仅仅是漠视了“珍惜用水”的原则,还不自觉地成为“谋杀地球”的帮凶——地球水资源不断受到工业污染,河水与井水都同样被毒害,那就已经不再是食用水的问题,而是全球气候、农业、畜牧业、政治、经济乃至关乎全人类存亡的空前大危机。

  莫迪巴洛(Maude Barlow)的经典著作名为《蓝色:水资源战争》(Blue Gold : The Fight to Stop the Corporate Theft of the World’s Water),从“蓝金”到“战争”,指一场水资源的持久战,此书在两岸俱有中译,被公认为“公民环境运动”的里程碑著作,唤醒世人对水事的良知——不容国际水业与饮品业大鳄将供水“私有化”,剥夺世人的“饮水权”(那是另一种人权)。

  江河枯竭时

  印度物理学家范达娜•席娃(Vandana Shiva)说得好:“地球表面有70%覆盖着水,人体的重量也有70%是水,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人与地球微妙的关系。”但不幸的是,地球还有很多人每天要走几里路去打水,为生存而饮用污水,城市人要喝昂贵的瓶装水——谁都不会注意,那是自来水的千倍价钱,更是带有添加剂的“另类污水”。

  中国一向重视水利工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至少已建造了八万六千大小水库,挖井超过四百万口,但一直无法妥善解决水资源日趋恶化的空前危机,因为始终不曾有效地保育水资源。那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当河流开始枯涸而咸海面积仅剩10%,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也许不是地球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因为那时谁都欲哭无泪了。

  关于水资源的严峻形势,还有不少值得我们为之深切反思的延伸阅读,比如英国环境学家皮亚斯(Fred Pearce)的《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When the Rivers Run Dry : Water—The Defining Crisi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此书作者走访了三十多个国家,从中国的黄河与长江到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从非洲的尼罗河到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再到印度河,为病入膏肓的江河把脉,发现河道日渐枯竭乃全球化现象,从而警告世人,丧钟早已敲响!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