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日期: 2022-05-13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5月11日

综述

化石,也就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化石也代表着生命的另一种延续。那么,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古代动物死后,其身体上的肉、皮等软组织腐烂至消失,仅留下骨头及牙齿这样高密度的东西,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就会成为化石。

当然,其形成条件是需要在泥沙、地底这样缺氧的环境,当自然环境中的矿物质渐渐替代骨头时,化石也就形成了,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石化过程”。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至今为止,人类已经挖掘到不少古代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完整地保留了动物的形态,在历史研究方面起了较大作用,意义非凡。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一对正在交配的乌龟化石。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乌龟化石的发现:大型社死现场

乌龟化石的发现,是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麦塞尔化石坑,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沥青页岩矿场,偶然中发现其地底埋藏着许多化石。

从中发现的化石数不胜数,种类繁多,例如鱼类、鸟类、昆虫类等,于是在1995年,此处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多年来,这个化石坑一直受到非常好的保护,并对其进行研究,从中,考古学家们挖出的化石种类多且完整,就连鸟类羽毛的颜色都可分辨出,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乌龟化石便是其中之一。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古生物学家们在看到乌龟化石时十分惊讶,因为其余化石都是单个出现,但这些乌龟化石却是一对一对的出现的,并且一个叠着一个,据研究,这样的乌龟属于两爪鳖科,和现今的猪鼻龟是“亲戚”。

按照猪鼻龟的生理特征来看,这些乌龟分别是一公一母,因为雄性乌龟的体型会比雌性乌龟小,但尾巴又比较长,而化石中的乌龟便是如此,明显可看出是一公一母。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被发现的乌龟化石中,有九对呈现这样的姿势,但其中有两对雄性乌龟的尾巴是正在交配的姿势,其余的尾巴则是直接接触外壳。

也就是说,它们确实是在进行交配,且这些乌龟化石是世界已知唯一保持交配姿势的脊椎动物化石范例。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形成原因

上文有提到,化石的形成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但交配行为是瞬时行为,要说是昆虫琥珀的话,在交配时被树脂封凝,那还有可能,但乌龟如此难以记录的瞬间,为什么会变成化石呢?

带着这个疑问,专家们开始了新的研究。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乌龟化石所出土的地方曾是一片湖,根据现今的乌龟生活特性来对比,它们通常是在靠近岸边的浅滩区进行交配。

而这些乌龟或许就是在浅滩交配时,湖中骤然出现火山活动、沼气喷发、硫化氢喷发等意外事件,但乌龟因交配中无法游动,便受到气体或岩浆的伤害,沉入湖底,卷入泥沙中埋了起来。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其次,还有专家猜测,或许是湖泊附近的火山活动,导致有害物质流入湖泊上层,但乌龟表面的鳞质物质,会使乌龟吸收较慢,因此在其进行交配时,有害物质抵达乌龟体内,这才导致乌龟死亡,沉入湖底。

不过,第二种猜测已经受到古生物学家乔伊斯的反对,因为在乌龟出土的附近,还出土了不少鱼类化石,这说明这片湖是很适合水生动物生存的,乌龟吸收慢,但鱼可是反应很快的生物。

不过,这些都是人类的猜测,真相究竟如何,或许永远也得不到答案。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永恒的爱

其实,这些乌龟化石并不是唯一“社死”的生物化石,还有这样一对化石,也呈现于交配的形态。这就是在内蒙古出土的一块昆虫化石,那是一对正在交配的沫蝉,其形态保存完整,也是令人非常惊讶。

这块化石上,可见两只沫蝉面对着面,足与足交织在一起,雄性昆虫的阳茎还放在雌性昆虫的交配囊中,明显是交配状态。专家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还为它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Anthoscytina perpetua,而将此拉丁文翻译过来就是—永恒的爱。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据研究,发现这对昆虫生活于侏罗纪时期,至今已有1.65亿年,这也说明,这1.65亿年的时间里,沫蝉的形态及其生活特征,并未有太大变化。

不过,对于它们的死因及形成,人类也只能靠猜测了。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结语

对于人类而言,史前世界真是神秘又精彩,仅一块小小的化石,就足够人们研究许久。

不过千万不要小瞧化石,它的形成是需要多种条件共存,方才能形成的,例如生物本身要有坚硬的外壳,能够坚持不腐烂、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成功度过“石化过程”等。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化石的意义,是在15世纪才被人类所了解,不过那时的人们,通常将其形成归结于《圣经》上所记载的大洪水。直到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才将其归于一门科学,并明白它对于人类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因此,化石对于人类探究世界有着非常巨大的历史意义,甚至可以说,化石是自然留给人类,让我们能了解生物及自身进化史的宝贵财富。尽管化石已经不存在生命特征,但它们却深藏生命起源及进化的秘密。

交配时1对乌龟惨变化石,最尴尬的是,4700万年后还得被人围观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