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宇宙很大,有比人类大上亿倍的生物吗?

日期: 2022-09-06
浏览次数: 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1日

生物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奇妙和有趣的事物,那千奇百怪的外形、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无一不令人着迷。

宇宙很大,有比人类大上亿倍的生物吗?

在已知的生命形式中,有的很大,比如体长可达30余米的蓝鲸;有的又很小,比如细菌和病毒,它们小到我们用肉眼根本无法直接看到它们,如果按照体积来算,人类至少要比细菌大上百万亿倍,而病毒比细菌还要小,通常还不足细菌的百分之一。在已知的生命形式中,人类算是不大不小的,而我们有时也会幻想宇宙中存在着极为巨大的生物,而我们与它们相比,就如同人类与细菌一般。这种想法天马行空,但似乎又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毕竟宇宙太大了。那么在宇宙中某个未知的区域会否存在着比人类大上亿倍的生物呢?

宇宙很大,仅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就达到了465亿光年,所以从空间大小的角度来说,巨型生物的确有可能存在。

不过,只考虑空间大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宇宙的规律出发来思考这一问题。如果将人类的体型同比例放大一亿倍,那么这个生物的大小基本等同于一个气态行星的大小,比如土星、天王星或者海王星。如此巨大的生物要生活在哪里呢?在宇宙中四处游荡行不行?恐怕是不行。宇宙空旷而寒冷,已知的生命形式没有一种能够在太空中存活。也许你会想到水熊虫,的确,这种生物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水熊虫可以耐受151℃到-272℃的极限温度环境,即便暴露在缺氧和高辐射太空环境下,也难以回归西天,但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水熊虫在恶劣的环境下会脱水进入隐生状态,即便如此,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极端的宇宙环境下,时间一长还是会死亡。为什么生物不能在宇宙中自由生存呢?先不入宇宙的环境如此,首先一点,生物是需要呼吸的。无论是厌氧生物还是好氧生物,都需要呼吸,因为呼吸的本质是一种生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能够获得活动所需的能量,当然,呼吸并不一定要依靠氧气,但宇宙中不仅没有氧气,几乎什么也没有,没有办法呼吸,生物如何获取能量呢?

如果这个假想中的巨型生物不能直接游荡在宇宙中,那么就必须要生存在某个星球上,可是宇宙中会有这么大的星球存在吗?

宇宙中的确存在着极为庞大的天体,但问题在于一旦一颗天体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其内部的压力便会点燃氢核聚变,从而变为一颗恒星,在一颗熊熊燃烧的恒星内部生活,这实在是超越了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此外,我们知道,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具有相互的引力作用,所以一种生物的体型越大,那么它便越是不堪重负,比如体重达到了180吨的蓝鲸,如果生活在陆地之上,它一定会被自己的体重压死,只有借助于大海的浮力,才能够实现与引力的抗衡。

所以,理论上体型越大的生物,它所生活的星球就应该越小,因为只有这样,重力才不会将它压垮,反之,质量越大的行星,生活在上面的生物体型就应该越小。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星球太大,巨型生物会被自身的体重压垮,星球太小,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自己的身体,所以这种假想中的巨型生物在宇宙中实在是无处安放。现在,让我们将这些问题全部忽略,假设宇宙中存在着极为庞大的行星,而这种生物的身体是由绝对刚体所打造的,不会被重力所压垮,那么它是否就能存在了呢?还是很难。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生物可以以任何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出现,但有一点是无法逾越的,那就是获取能量。

任何运动都需要能量,小到一个原子,大到宇宙天体,所以任何生物都需要不断获取能量,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而巨型生物所需的能量也是巨大的,一个如行星般巨大的生物,整个太阳系也不够它吃上几天,如果这样的生物只有一个,那还好说,如果成千上万,那么宇宙中星系消失的速度应该是肉眼可见的。综上所述,宇宙中生物的体型应该是有限的,而这个限制是由宇宙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幻想中巨型生物的存在概率是很低的。不过,一切不能定论,毕竟我们对宇宙还知之甚少。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