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日期: 2023-02-06
浏览次数: 8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15

地球上的物种变更是一个我们人人都不能忽视的现实。

地球发展的这46亿年的历史中,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走向了灭绝,它们在地球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最终还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问题而变成了化石,被当前时代的人类摆在博物馆当中。

这让我们不由得担心:人类是否也和这些生物一样只是地球上的过客,在突然到来的天灾中没有自保能力,只能走向灭绝呢?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都发表了属于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史蒂芬霍金博士就曾表示,如果人类继续放任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地球上的环境很有可能就会被加热到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程度。这样的担心看上去的确有理有据

不过还有一个科学家,曾经给人类的命运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诞的预言:人类将在2779年彻底消失……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科学家的预言

这位发表预言的科学家名叫理查德哥特,他来自于普林斯顿大学,这所大学是美国著名的高校,爱因斯坦曾经在这里任职。

所以,这位来自名校的科学家的说法自然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的。他认为我们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将自身的状态舍弃从而进化成一个意识层面的物质。

他的这项说法当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抨击,人们纷纷指责他背离了科学。但是这位科学家却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其实是科学界当中的“哥白尼原则”。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什么是哥白尼原则?

我们所有人都了解哥白尼这个人物,他是历史上第一批敢于否定地心学说的人,虽然哥白尼的研究主要是属于天文学的层面,但物理学家理查德戈特却认为哥白尼的研究在物理层面也可以被借鉴过来,用以预言地球上所有事物的运转

简单来说,哥白尼原则就是第三视角观察原理:在一个物质存在的任意时间节点对其进行分析,如果我们处在事物存在的正中,那么这个事物还会存在于自己已存在的一倍时间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如果处在这个事物存在的后1/3处,则可以推断其已经存在的时间。这样的理论虽然听上去有些滑稽,但是理查德哥特却曾经成功的利用哥白尼原则进行了大量的数学运算,而成功推断出了柏林墙被推倒的具体时间

这件事曝出之后,所有人都对理查德有关于人类未来的研究提起了兴趣,如果他所言是真,那么我们人类真的会在2779年彻底走向灭绝吗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人类目前的现状

截止到目前,人类总数已经几乎达到了八十亿,但是我们在当前时代,依旧依赖于地球已有的自然资源,在这些自然资源当中有着许多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的耗尽是未来人类发展历史上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而且在我们自身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人类已经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这些二氧化碳直接导致地球上的厄尔尼诺效应加剧,两极冰川和高纬度地区的冻土持续融化,致使整个地球的气候处于一个极其不稳定的阶段,因此每年我们都能够经受长时间的干旱或者突然而来的暴雨。

理查德表示:人类将会在2060年左右被迫开始迁移,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区域会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为了保存自身的状态,人类很有可能会将自己与机器靠拢。就像是赛博朋克文化作品当中的那样,利用机械义体来扩展自身的存在。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人类的主动进化

理查德还认为,人类目前的进化还没有体现出对于可能到来的环境改变的适配性,因此在未来我们也许需要借助科学仪器来转移自己的意识到AI当中,而自身的肉体则会被舍弃。

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就像是恐怖的科幻作品,但许多科学家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前景表示看好,人类对于意识的储存也成为了一项崭新的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少科学家将自己致力于该项研究当中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脱离了肉体的生物

以狭义来说,如果一个物种脱离了自身的肉体,而将意识永久的封存在一片虚拟的数码空间。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物种的确是灭绝了,理查德有关于人类灭绝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

人类的体质在自然界其实并不优秀,我们没有其他动物那样先进的攻击器官,也无法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针对性的适应。

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强盛文明,完全是由于我们发达的大脑。所以保留大脑其实也就保留了人类的文明火种,大脑中的意识也正是我们人类文明本身。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结语

虽然理查德的学说听上去有模有样,而且还将人类灭绝的具体年份都表述了出来。但截止到目前,这样的说法依旧没有受到科学界的主流认可。有不少科学家也把理查德打成了神棍。

人类是坚韧的种族,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大脑来强化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行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人类亡羊补牢式的做法,也给自己的生存争取到了一定的空间。理查德所表述的终究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数学模型,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能够真正影响到人类文明延续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也不必在意理查德的所言。

科学家预言到了2779年,人类可能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宇宙旅行家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