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日期: 2023-02-27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 2022/03/26  作者:物镜世界 

综述

人类面对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许多好奇,尤其是对这个一片黑暗,毫无边界的宇宙。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我们只能实现短距离的载人航天飞行,唯一抵达的星球也只有卫星月球而已,但是通过其他的高科技工具,我们的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一个直径足足有930亿光年的范围。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通过观察,我们再一次意识到了人类的渺小以及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在这里有数以亿计的星系,每个星系都充斥着许多耀眼的恒星,他们大多都比太阳要大上好几个个头,凭借自己的引力组建了自己的星体。

而我们的太阳系只不过是其中非常普通的恒星系统罢了,但是可悲的是,人类发现,即便是这个太阳系,人类可能也永远无法飞出这个范围。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太阳系

据猜测,太阳系应该是形成于46亿年前的引力坍缩,太阳系的所有物质都来自于这个大型的星际分子云,经过了长期的演变才有了现在稳定的恒星系统。

太阳系除了恒星本身之外,由八大行星以及约五百颗卫星、百万计的小行星等各类天体组成,如果以奥尔特星云为界,太阳系的最大直径大约为20万个天文单位,也就是三光年左右,相比许多系统来说,这个范围并不算大。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对于人类来说,光速这个极限人类目前还达不到,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是2018年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平均速度大约为95000公里每秒,极限速度也达到了200000公里每秒,不过与光速之间还是相差了一百五十倍的差距。

但只要想要探索的话,人类其实并不缺乏这个耐心,毕竟曾经一个沥青滴漏的时间可是熬死了几代科学家才得到了沥青看似是固体,实际上只是个粘度非常高的液体这样的结论,为了探索太阳系之外的世界,花上一百多年的时间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加具有影响和意义。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人类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大概就是飞船动力的供应,因为即便是想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存储,越到太阳系边缘,能够获取的能量也就更弱,一百多年的不间断航行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即便是有这个梦想,硬件也限制了我们。

可是一次偶然,一个名为旅行者的探测器帮助我们带到了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最远的探测器

1977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颗空间探测器,它最开始被赋予的使命是探测木星以及土星周围的情况,在结束任务之后,意外的是,这台探测器的发动机比想象中的耐用。

它主要是利用三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原理的发电机作为动力,相关人员当时估测,其动能大概还能支撑到2020年左右,所以便临时决定,让它飞向更远的地方。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1980年,旅行者一号路过土星,中断了前进的指令,被派去勘察土卫六的情况。而与他同期工作的兄弟则来到了海王星和天王星附近。因为在土卫六旅行者一号遇上了额外的引力作用,工作人员不得以结束土卫的探索,向着宇宙更深处前进。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在2011年2月的时候,有报道提到,它已经来到了太阳系的边界处,即将抵达星际空间了,并且预言,旅行者的电量最多支撑到2025年。

到那时我们将失去对旅行者的控制和联系,它也永远无法回来了,因为惯性的作用还会继续深入银河系,至于哪里是极限,也就和人类没有什么关系了。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目前人类飞行最远的探测器,它历时44年的时间,以大约1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穿越了211亿公里。

面对这个突破,不论是百姓还是天文学家都是无比振奋和喜悦,甚至还有报道传言旅行者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不过领域专家仍然是清醒的。

旅行者一号几乎已经到达极限了,即便是提供动力,面对具有强大能量波动的太阳风,探测器可能为因此被干扰运行的程序,或者断联,并且因为太阳风在不停的流动,我们甚至无法确定这天具体何时会到来。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北京的天文馆馆长朱进还表示,旅行者一号至少要三万年才能飞得出去。

以一种悲观的情绪来看,别说旅行者了,即便是用光速,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人类可能永远都无法离开太阳系。其背后离不开宇宙运动的贡献。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逃不出的太阳系

排除所有的因素,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旅行者一号以自己的速度,大概总共需要至少三百年的时间,然而,探测器在不断前进,这些外围的部分还在不断扩张。

而奥尔特星云已经发展到十万个天文单位的程度了,其发展趋势仍旧没有缩减的意思。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即便是人类达到了光速的技术,但是又怎能挨过这些射线和辐射的腐蚀呢?

根据探测器带来的消息,宇宙中的这些辐射和射线的速度已经已经要和光速媲美了,其携带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也有可能,在未知的前方,这种能量和速度还要夸张。在光速飞行的状态本来就很容易吸引周边的星际物质撞向飞船,大概面对强烈的射线,不用坚持多久就面临解体的窘况了。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小结

另外,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中,这个速度接近光速,奥尔特星云的扩张或许也与此相关,这样看来,太阳系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扩张的现象,以现有的进度想要驶出太阳系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未来的技术有质的飞跃,例如虫洞或者空间扭曲的实现。

当然,我想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无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