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日期: 2023-03-16
浏览次数: 9

来源:《物镜世界》2022/10/26 作者: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科学的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但也许你不知道,纵观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许多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都存在着颠覆人们三观认知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常听他人谈及“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例如,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589年进行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人们都认为重的物品先落地,然而最后的结果实验结果却出乎了所有的预料。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整个科学界而言,简直可以用多如繁星来形容。那么,科学中还有哪些已经被证明的事情是令你难以接受的呢?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第一:光速无法被超越。

对科学而言,严谨的理念尤为重要,科学家们也因此通常不会把任何理论说的过于绝对;只是“光速无法被超越”这句话,即便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们也无法将其完全推翻。根据当今众多物理学家们的推测,光速是现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其光子在宇宙空间中的投射速度能达到约每秒30万公里。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这说明,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496亿公里,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光子到达地球仅仅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对仰望宇宙的我们来说,也许会不经意的去幻想,若是科学能达到建造超越光速的飞行器,或许星际旅行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当然,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在《狭义相对论》中明确提到,光速是不可超越的。这意味着,即使有一天人类科技水平发展到极致,我们所建造的飞行器或许依然不可能赶超光速。所以对于太阳系或银河系之外的旅行,仍旧是现在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第二:量子纠缠。

1935年,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爱因斯坦和罗森博士以及波多尔斯基合作将一篇关于量子力学的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的学刊上;在不久之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也同样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对“量子纠缠”这术语给予了定义。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但让科学家们头疼的并非是量子力学本身,而是量子纠缠的存在似乎是量子力学中单一性存在的一种现象;纠缠态的粒子具备超远距离作用时,却又不能进行任何能量的传递,这不仅违背了经典物理学,同时也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认知。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试想一下,如果当人类通过研究微观世界中的量子纠缠现象去建造出一扇“任意门”,我们的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不要说是星际旅行,或许届时浩瀚无边的宇宙将不再是无边无际,而我们也极有可能找到所谓的宇宙尽头。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第三:姆佩巴效应。

如果有人问你,一杯100度的开水和一杯40的温水,将它们同时放入冰箱中,你认为哪一杯水会结冰呢?或许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温度相对较低的40度开水会先结冰。但事实是结果却刚好相反,这就是著名的姆佩巴效应。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这则科学实验曾发表在1969年《新科家》杂志上,而这一不合逻辑的现象却早在公元300多年前就已经被亚里士多德所记录到;直到1969年才得以被科学家们所正视。

这一实验曾在当时的科学界中引发巨大震动,许多科学家们在通过研究后也依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化学家指出:较冷的水并非是结冰了,而温暖的水能增强对流通过,并保持容器壁上的热梯度从而加速冷却。或许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液体表面温度越高,发出的能量越快,所以结冰的速度自然也会更快。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姆佩巴效应至今在科学界中也是众说纷纭。

三种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颠覆人们认知,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以上的三个科学理论都已经被科学家们所证实,它们无一不再向人类说明,若是从常规的认知上去认识我们的世界,或许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极有可能是不完整的存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