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地球的水用了40多亿年,有没有变少?一块石头告诉了科学家答案

日期: 2023-06-04
浏览次数: 12

来源:凤凰新闻 2023年2月21日

水是我们平时生活必需的一种资源,它的来源非常的广泛,我们也都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非常地大,但是我们肯定很少会思考,这么多的水用了这么长时间,到底有没有变少呢?

从它诞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40多亿年,不管是自然消耗还是各种生物的使用,理论上确实应该少了很多,所以有很多人也会担心,也许这些水再过不久后甚至不能满足人类后代的需求。

毕竟地球上虽然水很多,但是淡水的占比却少得可怜,因此必须要尽快了解清楚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否确实在减少。

水的来源

要找到答案,首先就要了解地球上的水都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球上的水在总量上是非常可观的,调查推算的结果至少在13以立方千米以上,而且分布的面积也超过了地表的七成,其中海洋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球的水用了40多亿年,有没有变少?一块石头告诉了科学家答案

所以从太空当中看,地球就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地球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几十亿年,而水也是从最早的时期就开始出现的,当然关于具体的形成过程,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一些观点认为这些水就是在地球物质变迁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地球本身的诞生就需要太空中各种星云的参与,而这些星云其实就有形成水的元素。

在高温压力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些元素就会进入到地球上的一系列物质当中,包括一些固态的矿物、外部的大气层等等,最终变成液态的水降落下来,是因为地球表面的温度有了显著的下降,让这些元素最终变成了雨水下落到了地表上。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最后汇聚到一起,流向地势更低的地方,慢慢地也就形成了海洋,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水的所在。

但是除此之外,其实在地层深处理论上还有大量的水存在,比如地幔当中,科学家目前也在对这个区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查和研究。

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原生于这里的,而是从宇宙空间当中的其他地方来的,比如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它的周围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天体,正是在这些星球上有不少水。

而我们知道,在宇宙当中天体之间相互撞击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当他们撞到地球上的时候,就会把水带到地球表面,这样一次又一次,就能累积越来越多的水。

水资源减少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地球上的水经过几十亿年时间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消耗掉不少,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如果真的如此,那就意味着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这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为了确认事实,一些研究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勘测,终于在地层当中发现了有力的证据,也就是一块历史久远的蛇纹石,它的发现地就是位于格林兰岛西边的一个地质层当中。

地球的水用了40多亿年,有没有变少?一块石头告诉了科学家答案

从理论上说,蛇纹石要想形成,除了高温高压的环境之外,必须要有大量水份的参与,而且这块石头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因为曾经在海洋当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结构和纹理上一定会留下痕迹,从其中就能找到不少的信息。

而且在物质组成上,因为海洋也会参与到蛇纹石的形成过程中,只要分析清楚其中的氢氧元素变化情况,就能得出结论。

我们都知道水的基本化学组成就是氢氧元素,没有它们也就谈不上水的形成,而蛇纹石长时间都藏在海洋当中,就像一块晴雨表一样,记录着水资源的变化情况,所以只要弄清楚每个不同阶段氢氧元素含量的变化,就能判断出地球的水是如何变化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合其他一些更细节的元素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今天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相比它最多的时期,已经减少了超过四分之一。

早期的时候,地球上的水整体上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加上因为地质活动比较频繁,所以相当一部分的水都进入到了地层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即便不适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但是一旦进入岩石当中,也会因为高温高压的作用分解成液态水。

由此可见,水要想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人类当前社会发展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淡水,加上污染和浪费所损失的部分,其实整体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快的。

地球的水用了40多亿年,有没有变少?一块石头告诉了科学家答案

因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处在水缺乏的状态中,中国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建造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帮助解决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比如著名的南水北调,同时人们也在加强宣传,希望能够增强大家节约用水的意识。

结语

总的来说,地球上虽然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对人类来说能用的部分却很少,要想把海水大规模转化成淡水,需要投入的成本十分巨大。

所以,最根本的方法其实是做好规划,节约至上,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节约用水贯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有足够的水能够使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