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杨瀚要求为杨虎城平反

日期: 2013-11-11
浏览次数: 915

文/丁果  转载自2013年11月10《亚洲周刊》 

 

  杨虎城小档案:一八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陕西;一九一二年率众参加辛亥革命;二四年加入国民党,先后任国民军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要职。陆军上将,为西北军重要领袖。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张学良联手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后被解除兵权,出国放洋考察。三七年欲回国参加抗战,遭蒋逮捕,秘密囚禁十二年。四九年九月六日遭特务杀害于重庆。 

   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杨虎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其长孙杨瀚再次致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为当年秘密杀害杨虎城道歉和平反。 

   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至今内幕仍然没有全面公开。今年正逢杨虎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十一月中下旬将在西安召开纪念大会。就在这样的时刻,杨虎城的长孙、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杨瀚(杨拯民之子)第二次写信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尊重历史事实,在法治人权的大原则下,对当年蒋介石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和平反。与此同时,杨瀚也在多年新搜集的史料基础上,对自己所著的《杨虎城将军大传》作了新的修订,将在纪念大会期间隆重推出,进一步确认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主角地位。 

   二零零五年,我采访杨瀚的文章以及他给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信在香港亚洲周刊发表之后,受到两岸高层的关注。在马英九的直接关心下,杨虎城的照片首次在台湾的国民党历史图片展览中出现;而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作出重要批示,提升当年纪念杨虎城将军的纪念会规模。杨瀚本人也多次应邀访问台湾。 

   其实,在近几年两岸关系突发猛进,以及国共再度握手的大形势下,大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功绩逐渐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样,《蒋介石日记》的出现,也给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到底是主张投降还是抗战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具有官方色彩的凤凰卫视在推出西安事变专辑时,引用当时进步学者和作家闻一多(战后遭遇国民党暗杀)在事变后于北京大学的演讲,批评事变是破坏抗战大计,批评反蒋的学生是幼稚,这与当时公开反对西安事变的《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立场相当一致。这种对西安事变定位的多元化倾向,自然也会带来对张学良、杨虎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估。 

   但是,不管西安事变的定位如何变化,也不管张学良、杨虎城的历史评价如何,蒋介石在打输内战败退台湾之前下令杀害杨虎城的行为,肯定是国民党历史中黑暗的一页。也因此,杨瀚在查阅蒋介石档案和戴笠档案后,看到蒋戴在一九三七年密谋诱捕杨虎城,随后秘密非法监禁其十二年的大量史料,肯定军情局档案中有蒋布置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不经正式的军法审判,派人“制裁”杨虎城及子女部属的档案资料。因此,杨瀚要求马英九下令公开档案以及进行平反。马英九如何回应,海内外拭目以待。 

   附杨瀚致马英九的信: 

   马英九主席大鉴: 

   首先恭祝您再次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承继中国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不知您是否还记得,七年前,在您刚接任国民党主席后不久,我曾写信呈您要求为中国国民党的老党员杨虎城平反一事。据我知晓,您接到我的去信后,曾向党史会的人员了解过杨虎城回国与被害的情况,但之后便无了下文。 

   在这七年中,您经历了第二次连任的选举;海峡两岸交流不断扩大,实现了全面三通;两岸签署经贸合作协议,造福于两岸人民;台湾的民主进一步发展,蒋介石的秘密档案不断公开;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防部军情局又公开了原军统局领导人戴笠的部分秘密档案。 

   得益于您的执政,五年来我曾五次到访台湾。通过“国史馆”、党史馆等处的档案,我查阅到了大量有关杨虎城与蒋介石关系的历史资料。从蒋介石档案和戴笠的档案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年(一九三七年)蒋、戴密谋诱捕杨虎城,随后长期(十二年)非法监禁、迫害他的大量历史事实。依据已看到的档案资料,我可以肯定:在军情局的档案中就有蒋介石布置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执行杀害杨虎城及子女、部属过程的档案资料。以您现在的职权从军情局就完全可以了解到直接的历史真相,而不必再去询问什么历史学者(他们还看不到这部分资料)。 

   多年来,您代表国民党不断为“二二八”事件向死难者亲属道歉。最近,您对士兵洪仲丘之死,表态要查清真相,还其公道。我相信这些是出于您内心的正义感和仁爱之心,而不是仅仅出于领导人职责、甚至选票的考量。我们要求您为杨虎城平反,不会直接增加您的选票,甚至会减少一些崇拜蒋介石的人士对您的支持。但此举却能使中国国民党进一步摆脱历史的黑暗,也将使您的历史良知发扬光大。 

   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是杨虎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希望马主席拿出政治家的胆识来为杨虎城平反,给中国人、给中国近代史一个负责的交代。 

   随信送上我今年在台湾出版的新著《西安事变,八年抗战与杨虎城》,请多指教。 

   顺颂安康! 

杨虎城之孙 杨瀚 

二零一三年九月十八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8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7月28日1949年3月23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的任弼时却只能坐在吉普车里随行。这位年仅45岁的革命家,此刻正被多种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苏联医生诊断书上"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的字样,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生命承受的沉重负担。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这段路程,成为任弼时生命中最后的平静时光——抵达北平后,他终于获准彻底休息。在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始终是最令人揪心的。1948年春进驻西柏坡时,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苏联派遣的医疗组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领导者,正被多种老年性疾病困扰。即便如此,任弼时仍坚持要求工作,直到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强行要求他休养。这种近乎自虐的工作状态,源于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极度责任感。1949年4月12日,任弼时强撑病体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为青年团一大...
2025 - 07 - 28
来源:视频号朱东润:书读到字缝里去那才叫真本事
2025 - 07 - 15
来源:视频号 2025年7月11日
2025 - 07 - 11
来源:神州语录 2025年7月9日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大陆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她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和开创电视广告模特时代,并首任省级影协主席的华人艺人。本文摘自《潘虹日记》,其背景是,1968年4月19日,那个失去人性的岁月里,潘虹爸爸的一个耳朵被别人撕下来一大半,羞辱之中,吃药自杀。第二天,潘虹妈妈去龙华火葬场想看潘虹爸爸最后一眼。可火葬场的人不让她进,并要她划清界线。潘虹妈妈只好委派10岁的女儿潘虹去处理。这里记述的是当时的情况,泣血的文字,让人泪奔。父亲节读这样的文字,泪不能禁,那个疯狂而没有人性的年代,再也不能来了。以下为日记全文。敬请欣赏。【潘虹日记】(1994年)4月21日  星期四26年了,每到这一天,我总觉得冷。这来自心底来自骨髓的寒意,是26年前,我第一次迎面遇见死亡时,他留给我的。前天,是父亲的忌日。可真正让我感知到死亡的,是26...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