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日期: 2019-10-19
浏览次数: 38

来源:《凤凰新闻》20190816

古人说“文人相轻”,他们多是傲骨人才,说的在理,在近现代画坛中,文人墨客之间的冷嘲热讽便数不胜数,他们相互对骂,是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还是为解自己不如人的闷气?终究无人知晓,但真相自在人心,正如范曾大师,在如今便褒贬不一,而与他有所争论的人也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如今两人仍然有着很深的过节。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范曾

如今与范曾仍然有着过节?这句话听起来确实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如今的范曾大师已经是81岁的高龄,而与他发生争执的人,也多是与其年龄大差不差,从上个世纪跨越过来的人物,细数如今的画坛,也唯有一位与之相符的“死对头”。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黄永玉

他便是95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两人相识于美院,按照辈分来讲,范曾确确实实该叫黄永玉一声老师,当初的范曾是国画系一年级学生,而黄永玉则是版画系的讲师,那既然是师徒辈分,为何却彼此对骂跨越两个世纪?甚至到如今仍然不解气呢?我们先来看近些年黄永玉的一幅画。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黄永玉画作

这幅画都能看懂,题词简单暴力,言简意赅,画面中指的人物,自然就是范曾大师,那为何黄永玉要说范曾大师“吹”呢?

其实这源于范曾大师的自我评价,当时范曾对画家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段,把不同造诣的画家分为“九品”,自己则是“坐四望五”,四品为大师,一个朝代大概十来人,五品为巨匠,是500年出一个得不世人才,那范曾等于自卖自夸,说自己是大师级别,即将是五百年出一个人的人物。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范曾

自称大师的人,在如今看来,实则会让人感到可笑,很可能会被认为“江湖骗子”,但是范曾则不一样,常年被评为“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头衔,位居在“胡润艺术榜”前几位,同时又是老一辈画家,自称大师也会被旁人追捧,但黄永玉更不一样了,他可不管你是什么老画家,自己还更德高望重呢,所以作画讽刺,可谓是趣味横生了。

但是说来说去,两人如何成为了“死对头”呢?其实如今有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当初范曾写下百余种罪名,安在了沈从文的身上,使其当时受尽了折磨,而黄永玉则是沈从文的侄子,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加上当时与范曾已有隔阂,因此两人产生了恩怨。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黄永玉《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范曾是一个直性子,有气我就撒,无论你是不是前辈,因此当时范曾作画多幅,来嘲讽黄永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蝜蝂(fù bǎn)外传》,蝜蝂是一种很不受待见的小虫子,常常被用来表达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恶人,而这本外传中,范曾还把黄永玉画成了一只狗。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从范曾的“为黄永玉画像”开始,两人算是正式的开始了对骂战,毕竟黄永玉一直也是一位放荡不羁的人物,怎能受到的了这样的辱骂,但是黄永玉还算是十分客气的,毕竟是一位文人,他学习了齐白石大师《人骂我,我也骂人》的画,回了一幅范曾,算是正式迎战,成为真正的“死对头”了。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黄永玉《人骂我,我亦骂人》

两人之后便掀起了一场画坛风波,不断的相互对骂,而在上个世纪,范曾明显占据上风,还曾经写下万字批书,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从画作、人品、人格等全方位的对黄永玉进行了讽刺。

范曾希望从艺术跟精神方面希望能够彻底的黄永玉,正好可以反衬出自己的优秀,但那篇上万字的批评书中,却有许多地方是对黄永玉画作肯定的话语,前后十分矛盾,因此并没有对黄永玉造成太多影响。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扉页

近些年,范曾与黄永玉虽然少了当初那么直白的对骂,但是却也在作画上有所隐喻,而范曾近些年也是备受争议,而黄永玉则成为了人人喜爱的“老顽童”,正如那句老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尽管范曾骂黄永玉的画与话都远远高于黄永玉的回击,但是人们却更加喜爱黄永玉,而且两人近些年的对骂,从黄永玉的一幅画后,也停歇了下来。

他是范曾的“死对头”,对骂半个世纪,最终用一幅画让范曾闭嘴

 黄永玉《永玉画猪》

这幅画作便是黄永玉的自画像《永玉画猪》,他想要展示自己画猪的场景,但是猪却没有画出来,只是画面中左手默默的竖起了中指,自然就是鄙视的意思。

理解这幅画并不难,要画的猪,自然而然是隐喻着范曾,而不画出来,也是一种就此罢休的态度,但是竖起的中指,则是寓意着自己虽然不想再吵下去,但是仍然看不起范曾,并非是服输,这幅画后,范曾大师也不再有过公众场面对黄永玉的责备,也没有再见过讽刺黄永玉的画作,也算是真正的闭嘴了。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从上个世纪到如今,两人之间对骂超越半个世纪之久,如今也都成为了画坛老一辈的画家,心境自然也没有当初年少时的狂傲,虽还是老死不相往来,但却多了一份静谧,也不再有当初对骂的心烦意乱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