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他刺探日军情报无数,却被判为汉奸27年,昭雪后精神紊乱号陶大哭

日期: 2019-10-09
浏览次数: 33

来源:《凤凰新闻》2019091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艰难无比的战争,因为清朝的遗留问题致使原本强大的中华民族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遭到列强的侵略而留下百年屈辱史,可这些都难不倒中华儿女们。

在这场伟大的胜利中,离不开革命先辈们在正面战场上地厮杀,当然也离不开只身潜入敌营的情报英雄。正是他们不顾个人危险,甚至甘愿忍受骂名,为我军获得了一份又一份机密情报。

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述的主人公就是抗战时期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且被称作“情报大王”的袁殊。1931年,经潘汉年介绍,年仅20岁的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情报系统,拥有了第一重身份——共产党员。

1932年春,袁殊经由表兄贾伯涛(黄埔一期生)介绍,打入中统局内部,成为国民党的一员。好巧不巧的是,在中统局袁殊被安排到情报股从事间谍工作,而他也被包装成一个新声通讯社的记者,中统局要求他以记者的身份打入日方情报机构,窃取日本上海领事馆的身份。

在得到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地批准之后,袁殊经过精心策划,成功结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进入日本情报机构。此刻他成为了一个“三重间谍”,利用这个身份为我党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并且让国民党以及日本都得到了我党想让他们知道的情报。

这还不算完。

1937年4月,为了开拓信息来源,袁殊加入了青洪帮,通过他的计谋与人脉,快速在青帮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人物。

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戴笠在工作中一直找不到熟悉日本又拥有众多日本关系的人物。正在戴笠苦恼之际,杜月笙提醒道:我有一个叫做袁殊的师弟,他曾在日本留过学,并且还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非常合适你的条件,你可以与他接触一下。

戴笠听罢很高兴,立刻接触到了袁殊,告知其意图。不过这件事袁殊不敢擅做主张,就询问潘汉年的意见。潘汉年得知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

就这样,袁殊又成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成员,很快又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升为第三站站长,成为军统的内部人员。

 他刺探日军情报无数,却被判为汉奸27年,昭雪后精神紊乱号陶大哭

伪装者明楼就是以袁殊为原型

此时,袁殊成为了抗战时期绝无仅有的多面间谍(真实身份中共,其他身份中统、日伪、青红帮、军统)。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将繁多的工作梳理地井井有序,游走之间游刃有余,并借此打探到非常多的情报,我党都将他称作“情报大王”。

“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不顾个人安危伪装成日本学生深入到日军阵地,为我军提供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我军也借此避免减少大量损失,居功至伟。

除了情报之外,他还利用日本信息方面地漏洞,成功将三大箱子黄金运到延安,以及从日伪军火库中运出10大船枪支弹药给苏北新四军基地。让物资匮乏的我军缓了一大口气。

在经过我国各方面的努力下,成功赶走日本侵略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袁殊被组织安排到李克农部门下工作。

1955年“潘汉年事件”,袁殊被判为“汉奸”入狱,这一关就是20年,在袁殊被关押期间,妻子端木因为丈夫被判为“汉奸”,整日遭受怒骂甚至恐吓,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她精神失常,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再也没有出现。

1975年期满才被释放,可依旧难逃“汉奸”的骂名,被安排到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袁殊对于妻子的情况丝毫不知,依旧被限制自由进行改造。

他刺探日军情报无数,却被判为汉奸27年,昭雪后精神紊乱号陶大哭 

袁殊在北京

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袁殊亦被宣判无罪。

27年过去了,袁殊满心欢喜的回到家中却早已物是人非,即便是在多方敌人之间都能游刃有余的袁殊也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打击,眼中再也没了神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同时他的精神也产生紊乱,时长会无缘无故的大哭。

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