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日期: 2023-03-10
浏览次数: 8

来源《凤凰新闻》2023/3/7 作者:文学书坊

公元758年初春,天空飘着细雨。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正三品金吾卫大将军张志和以“亲丧”为由,离开了长安城,唐肃宗率满朝文武含泪相送。

与张志和同行的,还有皇帝御赐的“金童玉女”,即“渔童”和“樵青”,怕张志和一去不返,唐肃宗李亨又加赐了官锦四段、白银二千四百两,以荣葬之资。

这一年,张志和刚刚才26岁。

“安史之乱”后,玄宗避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高适、岑参等人纷纷投奔。当时安禄山势头正盛,王维、杜甫一同被俘,但安禄山嫌杜甫官职太小,便把他给放了,唯独囚王维于洛阳菩提寺。

后杜甫也投奔了肃宗李亨,获官左拾遗。

李亨登基后,永王璘拒不奉诏,召李白至麾下、并以“勤王”的名义率兵东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唐肃宗震怒,擢高适为兵马先锋前去平乱,大胜,永王璘赐死,李白下狱,次年流放夜郎。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与此同时,“七绝圣手”王昌龄出龙标,欲归乡平乱,途经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大唐几个顶尖诗人的命运,在此起起伏伏。

后人提起李、杜,皆言他们一生郁郁不志,却忽略了他们“指点江山、匡扶社稷”的能力。

唐肃宗能坐稳江山,一定是要感谢一个人的。

他就是传奇诗人、一代猛将张志和,然而历史并没有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在唐诗的历史地位上,张志和只是闪光一现,其声望远不如李、杜、王维、岑参、高适等人。

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讲讲张志和的一生。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 02 -

张志和,官宦之后,哥哥是张松龄,舅舅是宰相李泌,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所饰演的长源。

张志和原名龟龄(很普通),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而起,据载,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即可写文章,且过目成诵。

七岁时,张志和的父亲带他去翰林院游玩,偶遇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闻他文采过人,便出题小试,没想到张志和对答如流,遂玄宗下令优养于翰林院。

因太子李亨与张志和兴趣相投,故相交甚笃,为此李亨他赐名予他,为“志和”,实际上也不怎么好听,还是很普通。

但是很快,张志和不凡的一面就展示出来了。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改名的同一年,张志和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事,翰林留用,供奉东宫。

次年,即公元752年,张志和被恩准回家探亲,在归家的途中,张志和顺便铲除了沿途的一帮强盗,留下“神张”之名。

猛人体质在此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753年,张志和任杭州刺史(候补),又铲除了当地的恶霸李保,一时间贼人响马们提起张志和大名,无不瑟瑟发抖。

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天下大乱。

张志和随太子转战灵武,并从文职一跃成为武将,献计征调回纥兵的同时,自己也亲自上沙场伐逆,最终于河上大败安禄山,取得了“安史之乱”的战略性胜利,故擢升为金吾卫大将军。

此时的李白、杜甫但凡有这样的本事,当也不会郁郁不志,只能靠笔杆子苦吟。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随后,天下逐渐太平,还京后张志和转为内官,并劝阻唐肃宗收回应允回纥兵的苛刻条件。

唐肃宗未予采纳,恰逢张志和的父亲病逝,张志和便辞官回家守孝。

离开的时候,唐肃宗刻意赦免了张志和之前的处分,还给了诸多赏赐,只盼着他能早日还朝。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26岁的张志和在“回纥”陈情被贬后,对官场顿时信心,深谙“伴君如伴虎”之理,故急流勇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流浪江湖,甘为草野。

这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魄力。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 03 -

归隐之后,张志和率渔童、樵青游山历水,最后留在了湖州西塞山渔隐,自称“烟波钓徒”。

他笔下有一首著名的诗词,就是作于此间,一起来欣赏一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

这首词堪为“千古经典”,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皆可默诵。

实际上,这首词为《渔父歌》五首中的一首,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据《词林纪事》载:张志和曾拜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行船过于破旧,便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后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的《渔歌子》而得名。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在隐居期间,张志和结识了茶圣陆羽、诗僧皎然等。

从《渔父歌》五首的词句中可见,张志和以捕鱼为趣,常泛舟于江上,久居于水,以山为伴。

比如他在其他四首中写: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不过,淹死一般都是会水的。

公元774年,张志和再次去探访颜真卿,颜真卿偕门生、宾客前往湖中作陪,期间吟诗畅饮,与日月同醉。兴起,张志和为众人表演水上特技,独自一人立在蒲团之上,翩跹起舞,竟引得一群白鹤围观,委婉鸣叫,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从颜真卿处归来后,张志和于莺脰湖逗留,不幸溺水,驾鹤西游,终年42岁。

大唐第一“猛人”,26岁辞掉将军,流浪江湖,留诗一首成千古绝唱

莺脰湖为范蠡泛游的五大名湖之一,在今江苏省平望镇,陆龟蒙曾有诗:月落西林欲曙天,莺湖风静水如烟。

湖中有一岛,即平波台,自成一景,历代文人雅士途经此地皆会进香、吟风弄月,所以张志和葬身于此,也算是最好的归宿了。

他故去后,颜真卿闻讯前去吊唁,泪洒湖畔,并亲自撰写了墓碑。

一代传奇,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活得通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活的自在,何以解忧,为山水与神佛间;他活得潇洒,与日月为伴,游荡于江湖,诗酒趁年华。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