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1970年斯诺问毛主席:你何时感觉要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掉?

日期: 2023-12-21
浏览次数: 5

来源:网易新闻2023年10月25日

1970年12月,毛主席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有着一段不经意却极为重要的交谈。

“你什么时候明显地感觉到必须把刘少奇这个人从政治上搞掉?”

“那就早啰!1965年1月,《二十三条》发表。《二十三条》中间第一条说‘四清’的目标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场刘少奇就反对!”

简短的交谈明确了一件事,便是刘少奇被打倒的悲剧根源。

一方面,这场悲剧不应该完全归咎于所谓的“毛主席想要夺权”,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林彪、江青等人的挑拨离间,恰恰是1964年两位领导人因为政见分歧发生当面冲突后,使得两人的关系甚至是中国政治局势都发生了惊天逆转。

熟悉这段过往的人们都很清楚毛主席与刘少奇的关系发展,他们曾是最亲密的战友,因为在“三面红旗”认识方面发生分歧后出现嫌隙,直到十年动荡来袭促使刘少奇充当其冲。

笔者今天想要聊一聊的便是人们常常忽略的“四清”运动,也就是1964年毛刘当面冲突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四清”对于日后局势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才最发人深省。

6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局面,党中央承担着调整国民经济的重任,在此过程中,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包产到户”的理念,可在毛主席看来,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已然涉及到新中国的根本。

1970年斯诺问毛主席:你何时感觉要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掉?

虽说“包产到户”在全国上下产生了一定的成果,鉴于国际掀起反对修正主义的浪潮,再结合国内局势,毛主席认定,当前继续搞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如他在1962年6月说的那样。

“我们要用心研究、提高警惕,无论是老干部还是年轻人,都要进行教育。要从现在开始讲,无时无刻强调,每次中央开会都要讲,保证我们能够走在一条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上!”

事实上,针对于当年死灰复燃的“单干风”、“黑暗风”、“翻案风”,展开一场社会主义教育也算是顺理成章。

运动初期,毛主席的态度还是极为谨慎的,可随着运动开始后各种极端事件频发,他对于这场运动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眼看中苏关系的不断交恶,他在提出“双十条”后,“四清”运动正式拉开大幕。

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人们对于国内局势做出更加严重的估计,促使“四清”运动明显往“左”转,还因此成立“四清”、“五反”指挥部,由刘少奇挂帅。

9月18日,随着“后十条”修订草案的正式下发,再加上刘少奇做出的一系列指示和政策,使得“四清”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1970年斯诺问毛主席:你何时感觉要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掉?

就这样,“大兵团作战”、“扎根串连”、“开展夺权斗争”、“强调干部蹲点”等等方式成为运动主流形式,对此,毛主席表示支持与认可的同时也对某些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及不满。

随着各地不断将“四清”运动出现的严重“左”的错误反映给党中央后,加上毛主席与刘少奇先前就出现的嫌隙,两人的政见分歧开始从隐秘走向公开。

1964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讨论农村社教问题的工作会议,两位领导人的各执己见就已经到了互不相让的地步。

在毛主席看来,这场运动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派,尤其在农村,走资派和群众之间的矛盾是敌我矛盾。

对此,刘少奇表示不赞成,在他看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的确存在,可不应该被称之为“派”,一旦涉及到“派”的问题,就极有可能变成“从上到下一大片”。

不仅如此,刘少奇在之后还在毛主席讲话时进行了插话。

“有人说是两类矛盾交叉,情况很复杂,主要是‘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还是有什么矛盾解决什么矛盾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什么都上升为敌我矛盾!”

此言一出,毛主席再也无法控制心头怒火,随即大发雷霆。

“有两本书,一个叫党章,一个叫宪法,我有参加会议和发言的权利。可是,一个人不叫我开会,一个人不叫我讲话!”

1970年斯诺问毛主席:你何时感觉要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掉?

之所以毛主席会如此说,也是因为负责组织会议的邓小平在会前曾好心提醒“毛主席身体不好,可以不必参加了”,如此一来,刘少奇与邓小平在政治局的处境变得极为尴尬起来。

虽说刘少奇在后来的政治局会议上做出深刻自我批评,可毛主席依旧认定,这并非是对他个人的不尊重,而是“修正主义和反修正主义的问题”。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毛主席暗下决心,必须要在中国展开“反修防修”政治举措,以及重新遴选接班人。

如今回看,那一次中央工作会议才是毛主席对刘少奇彻底失去信任的转折点。

虽说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少奇依然在主持党中央的一线工作,可毛主席在一些重大决定问题上已经不再与刘少奇及其他常委通气,而是着手为新斗争进行准备,也就是十年动荡的酝酿阶段。

可悲的是,毛主席的确采取了阶级斗争的办法解决了他与刘少奇的矛盾分歧,可这也终究酿成了刘少奇乃至举国上下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惨剧发生。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