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日期: 2024-01-15
浏览次数: 12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月11日

徐向前晚年时的一天,老战友去看望他,说起了阎锡山,徐向前评价说,阎锡山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他只想当“山西王”。

最后,徐向前很有感触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徐向前说的这句话,确实是没错的,当年阎锡山还亲口说过这件事。

那是在国共合作抗战时期,八路军被编入第二战区,在山西地区作战。为了加强合作,中央就派周恩来和徐向前去拜访阎锡山,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

周恩来早已名扬天下,阎锡山之前也见过了,而徐向前,阎锡山也很早就在关注了,知道他是自己的小老乡,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与蒋介石的作战中从来不落下风,因此,阎锡山很早就对身边人说过,有机会一定要见见这位小老乡。

这次,两人得以相见,阎锡山仔细打量了一下徐向前,并与他进行了一次深谈。

徐向前虽然话语不多,但他的见解和对当前抗战形势的分析,条理清晰,直中要害,让阎锡山对他非常钦佩,有心要拉拢他。

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其实,中央派徐向前陪周恩来去见阎锡山,就是因为他们是同乡,见面后好沟通,徐向前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

阎锡山在周恩来面前,毫不掩饰地夸赞徐向前,周恩来也大度地说,徐向前现在是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也是你的部下,请放心大胆地给他派任务。

阎锡山也非常坦诚,说徐向前到了共产党,才有了发展的大好平台,如果他在国民党,是不一定有发展的。不过,他强调说,如果徐向前在他阎锡山的麾下,发展前途会更广阔。

最后,阎锡山还对徐向前说,虽然我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我从来没有加害过你的家人,如果不信,可以回家看看。徐向前也表示了感谢。

这次见面后,徐向前真的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虽然已经离家12年了,但村子里并没有多大变化,家里除了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之外,其他人都过得挺好,还对徐向前说,阎锡山确实没有找过他们的麻烦。

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按理说,徐向前是红军的高级将领,跟蒋介石打过不少仗,蒋介石恨他恨得牙痒痒,而阎锡山作为蒋介石一边的人,能对徐向前的家人网开一面,确实是很难得的。

阎锡山和徐向前都是山西五台县人,两家离得也不远,算是非常近的老乡了,不过,阎锡山比徐向前大18岁,算是两个时代的人,所以两人长期以来都不认识。

阎锡山参加革命比较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来又窃取了山西的革命果实,成为称霸一方的“山西王”。

阎锡山知道,要想在山西站稳脚跟,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所以,他就开始大力兴办学校,发现有前途的学生就重点培养,以图将来为自己所用。

不过,徐向前小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引起阎锡山的注意,而且,当他发现阎锡山只想当山西的土皇帝,没有什么革命理想,就跑出去考上了黄埔军校,开始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

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后来,徐向前加入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率领部队四处转战,多次打败蒋介石,这才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想把他挖回去,为自己效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阎锡山就多次派人去照顾徐向前的家人,希望能感化徐向前。

但是,徐向前的革命意志非常坚定,既然选择了革命队伍,就要一辈子跟党走,因此,无论阎锡山怎么拉拢他,他都没有动摇。

对于阎锡山的示好,包括对他的家人的照顾,徐向前其实也看得很清楚,阎锡山拉拢他,只是为了保住山西的地盘,跟自己的革命理想是格格不入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徐向前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为阎锡山效力。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与阎锡山对峙的,正是徐向前,最终把阎锡山赶出了山西,一点也没给他留面子。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