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日期: 2024-04-07
浏览次数: 11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4月7日

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找那些有一点马列主义的、脑筋灵活一点的人”当秘书,他经过考虑,决定让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的李锐出任自己的兼职秘书。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李锐

李锐受到毛泽东的关注是在这一年的1月18日,毛泽东派专机把他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南宁,讨论三峡工程建设问题。林一山认为三峡工程应该马上上马,李锐却认为三峡工程急于上马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不要说七八年修不好,10年也不行,他俩在毛泽东面前辩论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毛泽东拍板说:“讲了不算数,你俩各写一篇文章,3天交卷。”

3天以后,林一山写了2万字,李锐也写了8000字,他在文章中写道:“三峡水电站所有重大技术问题,可以说无一不超过当前世界水平很远。当然这一点吓不倒我们,但问题是需要时间……”最后经过毛泽东的裁判,这场辩论以李锐的获胜结束。

通过此事,毛泽东发现了李锐的文才,南宁会议期间,他决定让李锐当自己的兼职秘书,李锐却拒绝说:“恐怕不行,我现在水电业务忙得很!”

毛泽东说:“这是兼职的嘛!”李锐只好同意了。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毛泽东

从1958年7月起,全国各地连续报道“高产卫星”的消息:河南小麦亩产7320斤,福建花生亩产1万多斤……真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毛泽东也专门找李锐谈话,希望当年的钢铁产量能够翻一番。李锐经过认真调研,认为当前在工业全面跃进的形势下,电力供应将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钢产量翻一番的指标很难完成。

7月7日,李锐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不仅反映了东华地区的电力实际情况,还含蓄地说:

有些事需要也可以“霸蛮”,但有些事“霸蛮”也无济于事。大家确实都是鼓足了二十四分干劲,但是在计划上很少听见“留有余地”,人们还是不大愿意多听困难之言,困难之言有时也使人难以启口,至少先给自己戴顶“中游”帽子,才好开讲。

毛泽东在看了李锐的这封信后,很不以为然。1958年11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在武昌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议期间把李锐叫到住处谈话,李锐问毛泽东:“您是农村长大的,长期在农村生活,怎么能相信一亩地产万斤、几万斤粮食?”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毛泽东视察武钢

毛泽东回答说:“我看了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说只要多利用太阳能,一亩地可以打几万斤粮,我相信科学家的话。”

李锐长叹:“您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

李锐的这番话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毛泽东不仅不在意,还笑了起来,可见他对“大跃进”确实比较清醒了。在不久以后的会议上,中央把原定1959年的钢铁产量指标由2700万吨降为2000万吨。

1959年1月26日,李锐又发表了《配角万岁》一文,他在文章中写道:

演戏有主角与配角。光有白娘娘,没有小青,是唱不成《白蛇传》的;开火车有司机与司炉,光有司机,没有司炉,是开不成火车的;军事机关光有司令员,没有后勤部长,是打不成仗的。

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大跃进”以来,工业生产中大家争着生产大产品、主机、主件,不顾生产配件,主机生产与配件生产不成比例的现象,批评这种重主轻次、重“重”轻“轻”的思想。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1958年, 河钢承钢1号100立方米高炉落成

1959年3月,李锐认为钢铁年产量2000万吨的指标仍然高了,他又给毛泽东写了第二封信,信里主要讲了1959年钢产量指标必须下降,并且落实,这样才能免于影响全局。 最后李锐还引用了列宁的话“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以此说明“高指标”是要不得的。

这次毛泽东欣然接受了李锐的意见,李锐受到鼓舞,又给毛泽东写了第三封信,这封信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就更尖锐了,如195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带来某些副作用”,“对一些问题不敢大胆怀疑,否则会有离开总路线和产生立场问题的担心”……

在不久以后召开的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公开表扬了李锐,他说:“李锐写了三封信给我,我看这人算是好人,有点头脑。李锐来了吗?”

坐在会场最后一排的李锐马上应声站了起来,毛泽东笑着说:“你坐在后面干什么?你坐到前头来嘛!你给我写了3封信,给我很大帮助,我很感谢你,是共产党感谢共产党!”

1958年,李锐问毛主席:您在农村长大,相信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

毛泽东

李锐没想到自己会受到毛泽东如此奇特的夸奖,会议结束后,有人对他开玩笑说:“你真是红得发紫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2025 - 05 - 08
来源:视频号 2025年5月7日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