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三代民主人士 爱国情怀一脉相承

日期: 2013-07-05
浏览次数: 842

文章摘自香港文汇报2013年7月4日


安儿胡同全家照

  作为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亲手创建民盟、民建两大民主党派并担任首任主席,从年轻开始即活跃于社会政治舞台,却始终坚持不做官。1931年淞沪抗战,黄炎培发起成立上海地方维持会支持前线。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合作设立国民参政会,黄炎培作为国共之外的社会贤达当选国民参政员。

  黄方毅说,“1941年,父亲又与其它党派共同发起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团体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任第一任主席。1945年,他联合胡厥文为首的迁川工厂联合会等创建以实业家为主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并任主委直至去世。”

  为困局中的中共“搭台唱戏”

  黄炎培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诤友”,而最早代表中共中央与他联系的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黄方毅告诉记者,“徐特立是父亲的学生,1938年,徐特立在武汉两次拜访父亲,二人相见如故。之后,随着父亲对共产党了解的加深,开始为处于艰难中的中共友人‘搭台唱戏’,在此过程中,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都结下了友谊。”

  对于“搭台唱戏”,黄方毅解释称,主要是指父亲协助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国统区公开亮相,宣传中共政治主张。

  1938年4月的武汉抗战烽火正浓,第二次国共合作刚刚开始,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秦邦宪(博古)、邓颖超、王若飞等代表共产党加入国民参政会,这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后共产党人在国统区的首次亮相。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生活书店,黄炎培请来邹韬奋主持茶谈会,周恩来、董必武等共产党参政员集体赴会,先由黄炎培讲演,后请周恩来作报告,会后,周恩来的讲演被广泛传颂。

  黄方毅回忆说,“从武汉会见开始,在国民参政会内外,父亲与共产党人开始配合,力促抗日。1940年,周恩来从延安到达陪都重庆长住。不久,父亲创办的中华职教社组织的星期讲坛,请周恩来作讲演,这是共产党在重庆陪都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几千人站满巴蜀中学大操场。这场讲演在当时的陪都重庆如同一声霹雳,轰动山城。之后,陈立夫来信诘问。父亲回答,此论坛向各方开放,如君有意,也可来一试。陈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三代同心不懈追求

  而作为黄炎培的后人,黄方毅是连任三届的“资深”全国政协委员,黄方毅的侄子黄孟复亦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三代同心,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尽心尽力。

  谈及此,黄方毅说,“从第一代到第二、第三代,虽然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但是我们黄家人对党对国家的感情一脉相承,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一脉相承,对中国经济兴旺发达,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梦寐追求与不息探索一脉相承。这是几十年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的历史承袭,也是与时俱进的代代演进的历史结果。”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3
时间:1975年6月21日下午5时15分至6时20分地点:中南海参加人:柬方——柬共中央常委英萨利,柬共中央委员、军需军备大臣明山,柬共中央委员杜姆,柬共中央委员、东部地区副书记彭中方——邓小平翻译:谢月娥、齐宗华记录: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同布特书记热烈握手)布特书记: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欢迎你!布特:谢谢!毛主席:Very welcome(非常欢迎)!布特: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会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感到非常愉快!(毛主席同英萨利握手)毛主席:(伸出两个手指)第二次见面了!英萨利:祝毛主席长寿!毛主席:(手指柬方人员)Long live you(你们长寿)!(毛主席同明山握手)明山:毛主席是杰出的领袖!(毛主席摆手)(毛主席同杜姆握手)杜姆: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同彭握手。宾主入座)毛主席:我眼睛不行,腿也不行,讲话也不行。不行了,靠你们!布特:我们很愉快地接受。我们很高兴能会见主席。毛主席:...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傅国涌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哪一些人在中国近代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
2025 - 08 - 13
来源:视频号汪篯,北大第一位殉道者,被陈寅恪逐出师门的教授!
2025 - 08 - 06
来源:灵寒青文2025年7月8日一个女人得有多特别,才会让两个男人,一生都忘不了她?一个是她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即便没能走到一起,却在她去世后坚持扫墓十三年,从不间断;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在她离世后终身未娶,孤独度日三十年。而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王世瑛身上的故事。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她的人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王世瑛新时代女性1899年,王世瑛出生在福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许多家庭或许会为降生的是女儿而愁眉不展,但王家不同。王家是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世代官宦,门第赫赫,家中也自有女儿当自强的教育氛围。她的父亲任职教育部,是地方士绅中颇有声望的人物,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更是寄予厚望。得益于此,王世瑛识字早,性子稳,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尤以作文为长。11岁那年,王世瑛考入福州女子师范。但王世瑛是同学中的“异数”,她一袭旗袍配以及腰长发,举止大方、性情温婉,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却在笔下锋芒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