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傅雷后人原意骨灰撒大海

日期: 2013-10-30
浏览次数: 980

转载自2013年10月29日《文汇报

■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孔雯琼、沈梦珊上海报道)今年是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诞辰105周年。47年前撒手人寰的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其骨灰经过数十年辗转天津、上海各地,前日终于叶落归根,长眠在故乡、上海南汇福寿园海港陵园如茵园洁白的丰碑下。不过,全程参与傅雷夫妇迁葬过程的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傅雷研究专家王树华昨日对本报透露,傅雷常常教育后代要低调做人,故傅家子女原想遵从遗训,将父亲骨灰撒向大海,但经他多番劝告,这位一代翻译巨匠的骨灰才得以落叶归根。

  读者义助  冒险下葬

  记者昨日前往位于浦东南汇的福寿园海港陵园。傅雷长子傅聪与次子傅敏前日操办迁葬大事,因身体劳累婉拒采访。王树华向记者讲述了此次迁葬的过程。1966年9月,由于不堪忍受在文革中的迫害和侮辱,傅雷服毒自杀,其妻朱梅馥随后悬梁自尽。两人骨灰被一位喜欢读傅雷译作的女子江小燕安葬于天津永安公墓。此后傅雷夫妇的骨灰还曾辗转沦落至上海青浦乡下的一个公墓,平反后被安置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学者劝告魂归故里早在3年前,王树华就建议傅家将骨灰迁葬至上海南汇,也就是傅雷的故乡。“原先傅雷家属的意 愿,是要将双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但我劝说他们(傅聪、傅敏),傅雷夫妇不仅是你们的父母,他们更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在王树华的努力下,傅雷家属最终被感动。开始家属曾想过将骨灰迁葬至傅雷故居,但考虑墓园管理更佳,最终选择了南汇的福寿园,并同意树立一块简洁的墓碑供后人瞻仰。

  傅敏弘扬父母赤子心

  傅雷夫妇墓碑上镌刻有“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的铭文,由傅雷之子傅敏从《傅雷家书》中选定。迁葬当天,傅敏的发言感人至深,他指父母虽然“无限悲愤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两老“那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永远在激励着我们一定要努力把产生这么个悲剧的根源铲除掉”,最后并道“爸爸妈妈你们在这安息吧”。

  《傅雷家书》手稿首展浦东

  此外,据人民网报道,“”洁白的丰碑”傅雷生平展暨傅雷铜像落成仪式”26日在周浦美术馆举行,展出傅雷生前的老照片、大量实物、图表等,包括傅雷生前的翻译作品手稿和《傅雷家书》手稿等,也首次在浦东展出。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