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日期: 2020-08-21
浏览次数: 14

来源:《央视新闻》20200813

前言

在北大数学系,这个天资聪颖的数学天才,如鱼得水,俨然成为了78级最强的存在。从1978年到1985年,他用了7年时间先后取得了学士、硕士学位,对此潘成彪教授都称赞不已,甚至就在他硕士毕业后还留校任职了一个学期。

最终,在北大校长丁石孙的推荐下,张益唐被公派留学至美国普渡大学,师从台湾导师莫宗坚。

似乎张益唐的求学之路,会是一路坦途,学成归国也会是指日可待。但这看似顺风顺水的求学之旅却让张益唐苦不堪言。甚至最后,更是让他这样一个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当起了会计,只能勉强度日,如此长达近三十年。

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如今的张益唐又怎样了呢?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张益唐,从北大天才到沦落为洗碗工

张益唐,生于1955年。父母都是从事通信行业的科研人员,虽然当时的教育基础落后,但生长在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之中,对张益唐而言,无疑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张益唐很小便表现出了极强的数学天赋。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数学领域的成就取得,无疑需要传奇般的天分以及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这一点,张益唐显然都已经具备了,在9岁时他便了解了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为此还搜罗了众多的书籍。但因当时环境,张益唐并无法深入研究。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他也度过了自己的本应该的中学时代,17岁时,更是被安排在北京制锁厂当了工人。

好在,高考终于恢复,才让他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于是,就有了他考入北大数学系,成长为北大的硕士,然后留学美国普渡的机会。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但是,或许是如老子所说的那般“福祸相依”。一方面,在导师莫宗坚的教导下,张益唐的数学水平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就在张益唐提交论文时,导师莫宗坚却成为了他毕业的阻碍。

莫宗坚,是雅克比猜想方面的专家,对雅克比猜想研究数年。而张益唐在师从莫宗坚之后,便依据莫宗坚的引理书写了他的博士论文—证明雅克比猜想。这样的一篇论文,一经问世引起的反响可想而知,在经过媒体的报道后,众多数学家对张益唐证明的部分进行了肯定的认证,但对于张益唐导师莫宗坚的引理却纷纷指出是错误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身为导师的莫宗坚很是丢脸。最终,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引理错误,还让张益唐未能按时博士毕业。原本普渡大学的博士3年就可以毕业,但是在莫宗坚的阻挠下,张益唐却迟迟不能毕业。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而普渡大学还规定,如果博士时间超过7年,就不能毕业。如此之下,张益唐的博士生涯生生的被拖沓到了第7年,幸好还是普渡大学校方实在不忍才组织其他教授进行评审,让张益唐拿到了博士学位。

此时的张益唐已经37岁,但是即便拿到了博士学位,前路对于张益唐而言也是步履维艰,因为莫宗坚始终拒绝给他写推荐信。或许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封推荐信而已,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确实重要,在美国如果到时不给推荐信,往往意味着这个学生无论是人品上还是学术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也正是在没有推荐信以及莫宗坚的影响之下,身在美国的张益唐甚至连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都找不到,无奈之下为了生计,他只能沦落到在餐厅打工洗碗,干会计。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直到1999年,在北大的学弟听闻了张益唐的窘境,在他的引荐下张益唐才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找了个最低级别的临时教师的职位。但对于,沉迷于数学的张益唐而言,这已经足够。也有很多人会问,张益唐为何不选择回国呢?其实,这既有我国数学领域落后的现实,又有张益唐的好强之心的因素。

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虽然职位较低,也直到2005年他才成为讲师,但对于张益唐而言,能够有安静的的学术研究氛围,有一办公室便已经足矣。

但当年的那个北大数学天才,就真的甘于平凡了吗?并没有,在闲暇之余,他从未停止思考。转机出现在2012年7月3日,这一天他在辅导完朋友的孩子微积分后,照例与往常一般在散步。但脑间却瞬间有了灵感,随后他完成了《素数间的有界距离》的撰写,这一年他58岁。

在将这篇论文投到《数学年刊》之后,他自信的给妻子打电话让他留意最近的媒体报道。“你会在那上面看到我的名字”,而事实是,这篇论文在著名数学家亨里克·伊万尼茨审稿后,仅仅三周便过审了。

一举成名?或许并不恰当,但却足以表达2013年数学界中的张益唐。随后,从数论奖、成就奖,再到麦克阿瑟天才奖、杰出科学家奖,他尽收囊中。

在2018年8月10日,张益唐教授还担任了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兼职讲席教授。

 北大数学天才沦落到在美国刷碗,也不愿回国,58岁终破解世界难题

小结

从北京大学的数学系天才到沦为洗碗工,再到再度逆袭,张益唐为何能够成功?除了传奇般的天分,更是发自内心对数学的热爱,更是自己身居陋室、身处窘境时的专注、坚持。

孔子在评价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而张益唐用三十多年的困苦生活经历,证明他亦是贤人。这一点也值得我们任何人学习。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