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日期: 2020-12-07
浏览次数: 19

来源:《凤凰新闻》2020年8月10日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为君子?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君子?若求答案,毫无疑问,胡适是一个标杆。

唐德刚说胡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罗尔纲说胡适:“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

前天是胡适先生诞辰127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德才兼备的君子——胡适之。

01

/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盖头,

发现新娘竟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

他立马奋身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

郭沫若说:“隔着口袋买猫,交定要白猫,打开口袋却是黑猫。”

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

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

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

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

鲁迅说:“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

1926年,鲁迅赴上海与许广平同居。

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

纷纷追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之新观念,

抛弃包办婚姻与糟糠之妻遂成新潮流。

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胡适13岁时,母亲便做主给他定了婚。

订婚后15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谋面。

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

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

“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

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婚后,胡适写了一首诗自我宽解: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这便是胡适——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2

/ 君子周急不济富 /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没想到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断炊。

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适。

“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

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

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

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

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

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

蒋校长感到意外:“哪两千块钱?”

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

而且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过。

胡适资助的不仅只有林语堂,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他不仅仅资助才子,也资助贩夫走卒。

因为胡适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

一次,卖烧饼的袁瓞来胡适家闲聊。

胡适说:“我喜欢游泳,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不便。”

袁瓞说:“好巧,我鼻孔也长了一瘤,恐是鼻癌。”

胡适立即提笔写了封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

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当年之民国,很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之仗义疏财,由此可见一斑。

有一年,大学者陈之藩寄支票感谢胡适:

他留学美国时受过胡适400美元的资助。

胡适回信说:“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3

/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胡适是倡导白话文的旗手,

而黄侃是反对白话文的先锋。

一次,黄侃在讲课中举例说:

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长达11字。而文言仅需四字——妻丧速归。”

胡适的回击也令人叫绝。

课堂上,胡适对学生们说:

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

邀我去做行政院做秘书,我拒绝了。

同学们如有兴趣,可用文言代我拟一则电文。

学生写完后,胡适选了一则字数最少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仅12个字,也算言简意赅。

但胡适说:“我的白话文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

学生们纷纷叹服。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胡适倡导白话文,遭遇无数讥讽和谩骂,

但胡适回击总是温文尔雅,从不进行人身攻击。

羽戈说:“你看他,哪怕与政敌论战,都是和风细雨,平心静气,连一句刻薄话都罕见,更不必说粗口了。”

1948年,胡适被迫离开北京时,

留在寓所的物品中有500多封信件。

往来的对象,几乎涵盖了国共两党主要领袖、军政要人以及社会名流。

胡适虽然朋友遍天下,但从来不曾丧失立场——既不加入国民党,也不加入共产党。

无论是对待持不同学术态度的“异己”,

还是对待持不同政治态度的“友朋”,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不站队、不妄议、不迎合、不谩骂。

这一点,民国能做到者,几人哉?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4

/ 君子立论,宜存心宽厚 /

一天早上,胡适喉部有点发炎,

胡颂平说:“肯定是昨晚喝的酒不太好。”

胡适说:“不要怪人!连医生也不敢随便说的话,怎么好怪人家的酒不好。”

这就是胡适一直倡导的:君子立论,宜存心忠厚。

何谓存心忠厚?就是“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1936年,丁文江因煤气中毒去世,

胡适撰文纪念他时说了一件事:

丁文江打牌,把输赢看得太重,

当他手握好牌,手心便会出汗,

因此常被胡适等朋友取笑。

罗文干说丁文江:“看钱太重,有寒伧气。”

但胡适则反思——

“及今思之,在君自从留学回来,

担负一个大家庭的求学经费,

有时候每年担负到三千元之多,

超过他的收入的一半。

他从无怨言,也从不欠债;

宁可抛弃他的学术生活去替人办煤矿,

他不肯用一个不正当的钱。

这正是他严格的科学化的生活规律不可及之处。

我们嘲笑他,其实是我们穷书生而有阔少爷的脾气。”

这就是存心忠厚、有疑处不疑的胡适。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