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日期: 2020-12-07
浏览次数: 19

来源:《凤凰新闻》2020年8月10日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为君子?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君子?若求答案,毫无疑问,胡适是一个标杆。

唐德刚说胡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罗尔纲说胡适:“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

前天是胡适先生诞辰127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德才兼备的君子——胡适之。

01

/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盖头,

发现新娘竟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

他立马奋身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

郭沫若说:“隔着口袋买猫,交定要白猫,打开口袋却是黑猫。”

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

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

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

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

鲁迅说:“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

1926年,鲁迅赴上海与许广平同居。

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

纷纷追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之新观念,

抛弃包办婚姻与糟糠之妻遂成新潮流。

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胡适13岁时,母亲便做主给他定了婚。

订婚后15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谋面。

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

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

“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

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婚后,胡适写了一首诗自我宽解: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这便是胡适——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2

/ 君子周急不济富 /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没想到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断炊。

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适。

“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

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

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

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

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

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

蒋校长感到意外:“哪两千块钱?”

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

而且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过。

胡适资助的不仅只有林语堂,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他不仅仅资助才子,也资助贩夫走卒。

因为胡适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

一次,卖烧饼的袁瓞来胡适家闲聊。

胡适说:“我喜欢游泳,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不便。”

袁瓞说:“好巧,我鼻孔也长了一瘤,恐是鼻癌。”

胡适立即提笔写了封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

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当年之民国,很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之仗义疏财,由此可见一斑。

有一年,大学者陈之藩寄支票感谢胡适:

他留学美国时受过胡适400美元的资助。

胡适回信说:“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3

/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胡适是倡导白话文的旗手,

而黄侃是反对白话文的先锋。

一次,黄侃在讲课中举例说:

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长达11字。而文言仅需四字——妻丧速归。”

胡适的回击也令人叫绝。

课堂上,胡适对学生们说:

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

邀我去做行政院做秘书,我拒绝了。

同学们如有兴趣,可用文言代我拟一则电文。

学生写完后,胡适选了一则字数最少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仅12个字,也算言简意赅。

但胡适说:“我的白话文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

学生们纷纷叹服。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胡适倡导白话文,遭遇无数讥讽和谩骂,

但胡适回击总是温文尔雅,从不进行人身攻击。

羽戈说:“你看他,哪怕与政敌论战,都是和风细雨,平心静气,连一句刻薄话都罕见,更不必说粗口了。”

1948年,胡适被迫离开北京时,

留在寓所的物品中有500多封信件。

往来的对象,几乎涵盖了国共两党主要领袖、军政要人以及社会名流。

胡适虽然朋友遍天下,但从来不曾丧失立场——既不加入国民党,也不加入共产党。

无论是对待持不同学术态度的“异己”,

还是对待持不同政治态度的“友朋”,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不站队、不妄议、不迎合、不谩骂。

这一点,民国能做到者,几人哉?

 胡适: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

04

/ 君子立论,宜存心宽厚 /

一天早上,胡适喉部有点发炎,

胡颂平说:“肯定是昨晚喝的酒不太好。”

胡适说:“不要怪人!连医生也不敢随便说的话,怎么好怪人家的酒不好。”

这就是胡适一直倡导的:君子立论,宜存心忠厚。

何谓存心忠厚?就是“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1936年,丁文江因煤气中毒去世,

胡适撰文纪念他时说了一件事:

丁文江打牌,把输赢看得太重,

当他手握好牌,手心便会出汗,

因此常被胡适等朋友取笑。

罗文干说丁文江:“看钱太重,有寒伧气。”

但胡适则反思——

“及今思之,在君自从留学回来,

担负一个大家庭的求学经费,

有时候每年担负到三千元之多,

超过他的收入的一半。

他从无怨言,也从不欠债;

宁可抛弃他的学术生活去替人办煤矿,

他不肯用一个不正当的钱。

这正是他严格的科学化的生活规律不可及之处。

我们嘲笑他,其实是我们穷书生而有阔少爷的脾气。”

这就是存心忠厚、有疑处不疑的胡适。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