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日期: 2020-12-29
浏览次数: 9

来源:凤凰新闻20200811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自古以来,我国出现的文人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璀璨又繁多。古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后有'弃医从文'鲁迅,'不吃美国粮'朱自清,他们的作品和故事直到现在仍旧渊源流传。在我国民国时期,也有这样一对相依相伴,甚至一同赴死的文人夫妻,那就是傅雷和他的妻子朱梅馥。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出生于1908年的傅雷字怒安,号怒庵,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人。他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就像许多民国时期的才子佳人一样,'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句古诗,讲的也就是他们的爱情故事。

比傅雷晚五年出生的朱梅馥,从小就一直受到哥哥傅雷的照顾,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傅雷对这个小妹妹无微不至的关照让人哭笑不得,明明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却坚持要做个小小男子汉,处处照顾和保护着妹妹朱梅馥。

只要出去玩就一定要带着朱梅馥,每次有了糖果饼干之类的小零食,傅雷总是第一时间想着可爱的小妹妹;朱梅馥也一样,总是会清楚的记得哥哥爱吃的东西,每每也都给傅雷留着。回想起来,可能那是傅雷和朱梅馥最怀念、最无忧无虑、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少男少女初长成

那时候的两人在心里就只是对方最好的玩伴,也谈不上有什么别的情愫可言。打破生活平静的,是朱梅馥的家里突遭变故。

在朱梅馥四岁的时候,父亲受到冤屈锒铛入狱,为了替丈夫伸冤,朱梅馥的母亲整日在外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家里的孩子,在没有大人看管照顾的情况下,朱梅馥失去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生活落差如此之大的朱梅馥并没有沉浸在伤心与悲痛中,反而更加的促进了她独立自强的性格。可说到底,哪个女孩子的心中都需要个关心她,爱护她、保护她的人吧

一直陪伴着朱梅馥的傅雷,有一天突然发现当初扎着羊角辫的朱梅馥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端丽温柔起来,她在钢琴上的造诣,也使得这个女孩闪闪发光。傅雷意识到自己青梅竹马的玩伴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女孩了。

同样的,朱梅馥也突然发现,当初保护自己,照顾自己的傅雷哥哥,变成了成熟理性,知识渊博的真正男子汉。于是,两人的心动就此开始。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恩爱有加,模范夫妻

1932年,傅雷和朱梅馥在上海举行婚礼,相互心动的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两人一起手挽手步入了婚礼的殿堂,互相宣读了爱的誓言。

婚后的两人更加的如胶似漆,两人相互依偎相互照顾。结婚后的傅雷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就算是在家里他也规定了许许多多的家规,其中也不乏在现代女性看起来难以接受的,但受过西方教育的朱梅馥没有反驳,不但自己严格遵守,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要认真对待。

朱梅馥精心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一切,傅雷则开始专心的接手着翻译的工作。在文学上颇有天赋的他,在生活中是个马大哈。翻译完的手稿常常扔的满屋都是。操持家业的朱梅馥却并没有因此大发脾气,而是帮傅雷一点一点的整理,重新抄录。就连傅雷寄给儿子傅聪的家书,朱梅馥也是一丝不苟的整理,抄稿留底后再寄出。

不但在生活起居和事业上两人互相照顾,在关于爱意的微小细节上,两人也都十分注重。朱梅馥在钢琴上的造诣,往往用来帮傅雷消除一下工作后的疲惫。也会陪爱花的傅雷深更半夜的在花园里做扦插实验。

每每有聚会,那傅雷夫妇一定就是全场最恩爱、最幸福的夫妻。温柔贤惠,慈爱的母亲,聚会里的漂亮夫人,勤恳持家的主妇这些在当时都被作为朱梅馥的代名词。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风云骤变,无辜蒙冤

可天有不测风云,幸福的傅雷夫妇开始了他们的黑暗岁月。和睦温馨,幸福美满的家庭再无踪影。傅雷作为我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这样的精彩人生,这样优异的才华!可是才华并没有带来相对应的美好前途和未来,反而树大招风,被才华所拖累,也成为了当时证据确凿的'恶行'。经历过海外求学的傅雷夫妇被无辜的扣上了'反派'的帽子,住所被查抄,名声被谩骂、被侮辱、被冤枉,曾经美好的家庭生活变得沉重不堪。

这样的生活对于傅雷的精神和心情都是一种无时无刻的折磨,但殊不知,朱梅馥比他承受的还要多。除了这些不知所谓的谩骂和羞辱,她还时刻照顾着丈夫的感受,担心着这个家庭的未来。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支离破碎,携手离开

在煎熬中的傅雷曾多次想要自己了断,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劝自己,为了自己最小的孩子傅敏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可终会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傅雷试过挣扎,试过反抗,可他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不仅如此,他反抗的行为更是带来了对家庭和妻子的新一轮伤害。往日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越来越重的担子压在了傅雷和朱梅馥的肩膀上。

在这种打击下,绝望的傅雷在1966年9月2日喝下了毒药,他实在是再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了,于是便想到用自杀来结束这一切。一向贤惠的妻子朱梅馥,这次同样也尊重丈夫的决定。

在打理好傅雷的一切之后,为了不让凳子倒地的声音惊扰到邻居和保姆,朱梅馥在地上铺了一层棉被,自缢追随傅雷一同离开了人世。直到第二天,买菜回来的保姆才发现已经身体冰冷的两人。

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只留下了万金家书,和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结语

青梅竹马的爱情,贤惠的妻子,才华横溢的丈夫。这是多少人都向往的幸福生活,可才华终被才华拖累,生命也为爱情所奉献。被称为天作之合的夫妻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傅雷与妻子都是通情达理之人,两人的婚姻也是文学界的一桩美谈。他们互相依赖,就连离开这人间都要手挽着手,他们虽没有实现同生,却一同离开,这样的故事实在令人唏嘘。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5 - 12
来源:视频号民国最低调的传奇人物——林森。为抗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7日1959年的庐山会议,其实分作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部分。前者开完,后者也立马召开了,中间一天也没有间隔。前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叶剑英是不准备参加的,当时他在南京开合成军队战斗条令的相关会议。7月底,政治局扩大会议将要结束时,叶剑英收到中办厅通知,与刘伯承一起从北京来到庐山。跟他们一块后上山的还有徐向前、101等人,主要是为参加八届八中全会而来的。7月30日,叶剑英受毛主席的委托,与聂荣臻一块到彭德怀住处,劝彭做检讨,扭转其思想。叶剑英跟彭德怀是老战友,不过两人性格迥异,长期负责的革命工作也有巨大差异。鲜有人知道,一年前彭德怀主导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主持全军训总工作的叶剑英,跟刘伯承一块遭到猛烈批判。关于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抨击,叶剑英于59年年初赴广东、海南,对两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从他考察时作的几首诗来看,心情...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5月8日大会背景: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不久,其留下的创伤亟待愈合,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秩序急需重建,干部群众渴望拨乱反正,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迈向稳定发展的正轨。在这复杂局势下,华国锋同志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领导岗位的去留,成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也引发党内诸多思考与讨论。会议开场:凝重氛围下的关键议题1980 年的那场关于华国锋去留的关键会议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深沉,都深知这场会议对于党、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重大意义。华国锋同志坐在会议桌一端,他面容疲惫却透着几分坚毅,双手交叠在桌上,静静等待着会议开场。此前,他出于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党与国家发展的考量,已向组织...
2025 - 05 - 09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8日1945年,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参军时,刚正的彭德怀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叛变了革命,我就毙了你。”这是因为1921年,彭德怀在湘军做班长的时候,战友郭德全不幸病故,郭德全的幼子郭炳生被彭德怀接到部队,视若子侄,用心培养,没想到郭炳生在红三军团二师担任师长的时候,叛变了革命,投靠了敌人。这件事对彭德怀刺激很大,所以他对自己的侄子说了这一番话。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彭启超突然冲进了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悲愤地说:“伯伯,我清楚记得您在延安对我说的那句话,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我叛变了革命,您就毙了我,您要是背叛了我也可以毙了您。今天,您里通外国,我该怎么办?”这是最为敬重自己的侄儿,彭德怀面对来势汹汹的质问,浑身发抖,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彭德怀的心在滴血,他心中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我不能把里通外国的罪名带进棺材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