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中国最大的一次天灾,数亿人丧命,否则中国人口早就超过了20亿

日期: 2024-11-18
浏览次数: 4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14日

在诸多自然灾害中,人人往往关注于旱灾、洪水、火灾等等,却极少关注于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极寒天气。

极寒天气,在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发的当下,显得十分遥远。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有一段气候变冷的灾害。

而这场灾害,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 ...

中国最大的一次天灾,数亿人丧命,否则中国人口早就超过了20亿

气候变迁之谜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一些气象学专家惊讶地发现一件事:地球的气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规律性的变化。

听到气候变化,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认为由人类造成。

近代以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气体让全球气候越来越暖,这种说法几乎被所有的现代人类所知晓。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人类的活动固然能够影响气候,但并不等于气候变化都是由人类造成的,事实上,大自然本身也在产生着一些变化。

对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但其中“太阳光线”和“地球轨道”两个原因被广为认可。

众所周知,太阳和地球其实隔着很遥远的距离,太阳光要走很远的路才最终抵达地球。

而在到达地面之前,种种原因使得太阳光线发生变化。

首先便是大气层,在地球的外层,有一层类似保护膜的保护层,叫大气层。

大气层会保护地球,在太阳光线进入时,它会削弱太阳光线,隔绝有害的射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而太阳光线想出去时,大气层又会阻拦它们,将热量留在地球里。

这就类似于在冬天盖了一层棉被,可以保暖的道理。

而在不同时期,大气层的物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对于地球的保护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地球的气候也会跟着变化。

其次则是空气中的颗粒物,太阳光线越过大气层后,就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圈层,空气充斥着这个圈层。

空气虽然可以供我们呼吸,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但空气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空气中还含有氮气和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存在于空气中,有太阳光线射进来,颗粒物或是会吸收太阳光线,或是会反射,让它“原路返回”,这也起到了削弱和保护的作用。

与大气层类似,空气中的颗粒物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例如在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影响全球的火山爆发。

火山喷出的颗粒物覆盖了整个地球,长久地存在于空气中,让太阳光线难以射入地面,地球进入了大降温时代,一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恐龙就是因此灭绝。

第二个原因则是“地球轨道”。

出于人类对“完美”的追求,在古代,人们认为星球的运转是圆形,甚至由此出现了“地心说”的错误观点。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步入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理学家的推算,人们逐渐意识到:地球运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除了轨道,近代西方科学家还发现了“引力”这一概念,就像吸铁石靠近会产生吸力,越近吸力越大一样,行星的运转也存在一种“吸力”,这种“吸力”被称作引力。

当地球靠近周围的小行星,或是与太阳距离变近时,产生的引力会拉扯地球稍微偏离既定的轨道。

这些偏离说起来微小,但对于太阳和地球两个庞然大物,加上百万计数的时间,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地球接收太阳光线的量发生变化,进而让地球气温发生变化。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常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确因为自己的一些活动助长了地球气温升高,但这也是建立在如今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的前提下。

反之,如果如今地球处于寒冷期,即使人类的重工业再多一倍,也很难让全球气候变暖。

综合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历史气候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演进。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变迁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中国历史也不例外。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因气候产生的重要影响:人类早期,南北朝,北宋和明末。

在出现原始人类的时期,世界处于一个寒冷期。

如何生存,或者说如何不被饿死、不被冻死,也就成了原始先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引导下,打猎成了很好的选择,打猎既可以通过射杀其它动物获取食物,动物身上的毛皮可以做成衣服抵御严寒天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至于居住,搭建屋子显然无法很好地抵御严寒天气。

而居住洞穴花费的力气少,保暖性还要更好一些,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需求总是会驱动人类,爆发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潜力。

出于抵御寒冷的需要,人类发现了火,通过打猎和火,第一批人类幸存了下来。

但打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获取的食物数量太不稳定,不利于人口的增长,虽然可以圈养动物,但远不能达到人类的需求。

如何稳定地活下去,成了这一时期人类最大的问题。

终于,原始先民熬出了头,历史上的气候寒冷期过去,到了一个温暖期。

冰雪融化,万物生长,原始先民离开了洞穴,走到平原上,发展起了农业。

依托农业的稳定性,人口迅速增长,人类也逐渐步入文明社会。

可以说,在人类最初的发展史上,先民的努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气候的变化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到了南北朝时期,气候再次变冷。

新的危机到来,中国早已进入农业社会,具备了一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但在北方蒙古一带,存在着一大批游牧民族,成为了中国新的危机。

北方游牧民族常年在马背上,身材强健,是天然的士兵,战斗力远远大于农耕民族。

但是他们本身生产力低下,食物没有保障,像盐、铁等关键生存物资也很难生产。

因此,他们采取更简单的方式——南下抢劫。

对于农耕国家来说,若是要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要修城墙、出资培养骑兵、训练士兵,开销很大,不如跟北部游牧民族签订协议,每年给他们一批物资,两方和平相处。

以往,两方就这样相处,但随着气候寒冷,游牧民族对于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王朝粮食减产,也拿不出足够多的物资给他们。

迫于生存压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生存压力下,不断南下侵扰,加剧了民族间的冲突。

历史称这件事为“五胡内迁”。

它虽然促进了民族融合,却也导致了中国长期战乱,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灾难。

到了北宋,气候又一次变冷,这次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北宋都城的选择。

在北宋之前,王朝多将都城建立在长安(今西安)。

长安有着历朝历代的经营,可以节约北宋修建都城的开支,而且地势易守难攻,保证王朝统治稳定。

但是,长安身处内陆,气候较为干燥,随着气候变冷,长安不适宜人类居住。

也正因如此,在与群臣讨论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将都城定为开封。

中国最大的一次天灾,数亿人丧命,否则中国人口早就超过了20亿

综合来看,前三次的气候变化,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与第四次相比,则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而第四次,发生在明末。

明末“天灾”

在明朝中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玉米等高产作物的传入,中国人口迎来了迅速增长的阶段。

人口增长对封建王朝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劳动力变多,收税的人口也变多了。

然而,人口增长也不意味着都是好事。

明清时期,中国可以开垦的新地逐渐减少,加上土地兼并,普通民众人均拥有的土地是越来越少的,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天灾,民众防范能力也会变弱。

明朝末期,中国进入了奇寒无比的时期,降温幅度远超之前的每个朝代,被称为“小冰河”时期。

当时的气候寒冷到什么程度呢?清初有个叫谈迁的历史学家,记录了一件小事。

他说当时北运河11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才解冻,也就是说北运河封冻了足足四个多月。

而如今华北河流的封冻时间在3个月左右,封冻时间多了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记载了清初的河流状况:1654年,吴江运河的冰厚达三尺之多,朝廷甚至需要调动专业军队破冰,即使是这样,气候最严寒的时候,船每天只能前行3—4公里。

清初处于小冰河时期的末期都尚且如此,处于气候最寒冷的明末,则更为严重。

广东一带处于我国最南方,气候一向温暖。

然而,在明末却接连遭遇降雪,牲畜和农作物大量冻死。

广东尚且如此,中国北方更为严重。

山东、河南等地成为了重灾区,作为农业大省,作为支柱产业的农业被无情的冰雪摧毁。

根据历史学者统计,在气候最为寒冷的时期,华北三个月就死亡了接近一千万人。

持续的低温,还引发了次生灾害。

第二年,中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农民颗粒无收,不得已以草皮充饥。

然而,这依旧不是灾难的结束,紧随旱灾的是严重的瘟疫。

由于小冰河引发的少雨天气,老鼠大量繁殖,最终引发了鼠疫。

鼠疫在山西率先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中国北方各省。

明史形容当时的北京城“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等到了农民起义军抵达北京,北京已经成了“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鬼城。

围绕旱灾和鼠疫,明朝根基也不断被动摇。

在古代,天象往往与皇帝德行相联系,出现重大天灾,意味着德行有失。

因此,虽然推导过程错误,但最终百姓还是将灾难的根源锁定在皇帝身上。

而明末几位皇帝,在灾难来临时疏于救济,导致了本不应该死去的人死去,因此也并不无辜。

随着灾难的蔓延,民众不满的情绪愈发高涨。

最终,“闯王”李自成义旗高举,召集大军推翻了统治。

在明朝内部动荡的同时,天灾也影响了北部的女真族。

明朝中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后金也是清朝的前身,后金位于东北一带,本身气温就低,如今遭遇小冰河时期,生存愈发艰难,迫于生存的压力和称霸的渴望,后金走上了反抗明朝的道路。

总之,由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引发了饥荒、瘟疫、干旱、战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上亿人因此丧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巨大灾难。

如果没有这次灾难,以当时和现在的人口发展计算,恐怕我国人口早就超过了20亿!


参考文献:

华夏气候《用气候变化视角“视读”上下五千年》

中国经济网《小冰河期正在到来?明清“小冰河期”冷了300多年》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1 - 19
来源:视频号陈炯明
2024 - 11 - 18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14日在诸多自然灾害中,人人往往关注于旱灾、洪水、火灾等等,却极少关注于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极寒天气。极寒天气,在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发的当下,显得十分遥远。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有一段气候变冷的灾害。而这场灾害,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 ...气候变迁之谜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一些气象学专家惊讶地发现一件事:地球的气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规律性的变化。听到气候变化,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认为由人类造成。近代以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气体让全球气候越来越暖,这种说法几乎被所有的现代人类所知晓。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人类的活动固然能够影响气候,但并不等于气候变化都是由人类造成的,事实上,大自然本身也在产生着一些变化。对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但其中“太阳光线”和“地球轨道”两个原因被广为认可。众所周知...
2024 - 11 - 18
来源:布衣哥说事 2024年10月29日文/郑祚新在历史的长河中,1958年至1982年那24年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时期,承载着一代人独特的记忆。当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农村家庭。我家所在的团堡公社一心大队二生产队,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写照。生产队作为独立核算的基础单位,在公社的统一管理下运行。分配形式主要是通过平时干活记工分,年底依据工分进行分红和分粮。以全队100个劳动力、全年总计30万工分、各种收入10000万元为例,一个工平均0.33元。若一个家庭一年挣工分5000分,折合500个工日,收入约165元,而分的粮食和其他东西价值120元,可得45元,若价值超过165元则成为欠款户。在我们团堡公社,一个工日能分红1元以上的生产队寥寥无几,大多在1元以下,甚至有的只有几分钱。人口多的家庭辛苦一年,到年底往往成为欠款户。我们生产队仅有11户人家,20多个劳动力。...
2024 - 11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11月2日时隔30年后,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军名将终于回到他日思夜想的祖国。1981年,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大姐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年周年大会上认出了他,邓颖超亲切握着他的手说道:“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吗?恩来找了你好多年,他找你找得好苦啊!如今你回来了,我想他也终于放心了……”这位让周总理惦念几十年的国军名将是谁呢?他跟周总理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艰难的人生抉择这位国军将领便是曾和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有过七次交手的李默庵。李默庵出生在湖南长沙往北大约50华里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家境和大多数革命者一样,很贫寒,因为无钱租佃别人的田地耕种,只好靠着打短工和饲养家禽度日。等他年纪稍大一些,父母便用节衣缩食省下的积蓄供他读书。直到12岁那年,李默庵在堂兄的资助下走出大山,告别父母,来到长沙。李默庵在长沙读书做工七年,受到湖南革命运动和进步思潮的影响。在长沙期间,李默庵也参...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