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日期: 2024-05-16
浏览次数: 13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12日

提及古代后宫嫔妃,人们的第一关注点都落在相貌上,帝王之君向来爱江山,也爱美人,那么怎样的容颜可以得到皇室的喜爱?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我们熟知的古代美女有王昭君,西施等,熟知的丑女也有,比如齐宣王之妻钟无艳。

而有关于慈禧太后的相貌,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有人说她面目可憎,极其丑陋。也有人说她仪态优美,面容清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对慈禧太后的真实相貌,探究一二。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文字里“老佛爷”的貌相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慈禧年轻时候的容貌: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意思是说年轻时候的慈禧容貌出众,惹人怜爱,并且为人机灵聪慧,十分活泼,并不沉默。

史书中如此记载,也并非没有讨慈禧喜欢的嫌疑,但慈禧可以从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以及她大受咸丰皇帝的宠爱来推断,要是慈禧容貌丑陋,又怎会得到青睐和垂怜?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何况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若真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般,慈禧善言,活泼机警,那么即使相貌平平,也有另一番动人可爱之处。

根据这样的记载以及我们的推测,我们姑且可以认定慈禧年轻时候的相貌并不逊色于人,或者说与丑陋几乎是毫无关系。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一个女子相貌的美丑,尤其是作为像慈禧这样的“公众人物”的长相,周围侍从者的记载应当比较中肯。

根据宫廷近侍太监心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提到的,慈禧四十岁以后的状态,她忧心政治十分操劳,头发开始脱落,为了庄严的外表,只能依靠假发修饰才能示众。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由此可以看出,慈禧虽然外在端庄严肃,可是她的审趋向和她的爱美之心却与女子无异。

有人说这番话就是在揭示慈禧的容颜丑陋,可小编却觉得恰恰相反,四十岁以后的妇女,尤其公务繁忙,头发脱落是很正常的现象,慈禧也没有弃之不顾,而是精心装饰,使人见到她的时候并无不妥和不美观之处。何谈丑陋呢?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人的相貌美丑与否,或许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譬如唐朝,以胖为美,那么今日来看唐朝的美女,或许令人觉得体态臃肿。同样地,体态苗条的人穿越去唐朝恐怕要被认作是丑女。

但不论身形,人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美。

如果慈禧因政长年累月匍匐案板,整日劳思忧虑惶惶不及终日,那么她给人的感觉自然是病怏怏的,提不起精神。

在这本书中,描述慈禧的时候充满精神气,还有闲暇功夫讲究玩乐,没有一丝疲倦的意味,那么可以说慈禧是充满了健康美的。

从这些文字的记载与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老佛爷有清纯动人之时,也有年老色衰不及青春的烦恼。

由于古代诸多忌讳,使得流传下来的有关于慈禧相貌的记载并不特别多,所以除却文字以外,我们来看看旁人对慈禧的长相是怎样评价的。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她”眼中的慈禧

20世纪初,有位女画家曾创了两项空世界性纪录:她是唯一在中国官廷之内一连呆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妃画过肖像的人。这位美国女画家就叫做凯瑟琳·卡尔(1858——1938)。

由此可见,卡尔是当时最为接近慈禧太后的人,而且审美习惯不同于中国,她的话语具有一定说服力。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在卡尔的书中,对慈禧的相貌尤其称赞,我们来看看卡尔怎样评价慈禧的相貌:

卡尔记录下这段文字时,慈禧已经七十岁,卡尔说慈禧是四十岁的美丽妇人,足见其保养之好。这个女画师画中的慈禧也的确如她所说,姿态横生,嫣然浅笑。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都说女子的美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据记载,颐和园慈禧的卧室中,有一个精致的梳妆台,里面存放着各式各样的化妆品,除却进贡得来的,甚至还有慈禧自己研制而出的化妆品。

可见,对慈禧来说,护肤有多么重要。

对于服饰,慈禧就更为讲究了。慈禧身形娇小,穿着朝服礼服的时候有,底下是粉色锻绣竹蝶鲤鱼纹花盆底鞋。

来看看慈禧现存的照片中她的耳环,其中一幅是咸丰皇帝宠爱赐予她的,而另外一副却是常换常新,几乎没有重样的。

卡尔眼中的慈禧,就形态样貌来说,充满了魅力,这份魅力不仅仅是她保养得当,容颜不老,也在于她对服饰装点的细心和对打扮的要求。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外人眼中歹毒狠辣的慈禧,在政治场上严肃凌厉的慈禧,在装饰自己的时候,却并不像在官场那样严肃。

这样的反差令人感到新鲜,令人觉得画像里的慈禧丝毫不同于那个叱咤官场的慈禧。果然女子的爱美,不论是贫民石窟,还是高堂大殿,都永不会失去。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这是画家卡尔眼中的慈禧,那么在美国博物馆中留存的一幅画像,就更可以看出慈禧的姿色如何了。

令人吃惊的画像

如果说文字的记载以及他人的评价,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再现慈禧的容貌,又或者是后人对她政治上的评价也影响了对于慈禧长相的评论。此时照片就是最可以让人信服的了手段了。

慈禧太后有照片吗?当然有。在美国博物馆留存的这一张慈禧太后的画像,可以证实卡尔以及宫女和近身太监的话所言非虚。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这张照片中的慈禧面容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虽然称不上美女,但也端庄大气。

并非如传闻中的面目可憎,虽然给人一些气势汹汹的感觉,却不十分威严,反而透露出一些中国传统女子的优雅温婉。

卡尔说慈禧宛如四十岁的模样,虽然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从这张照片中也能看出她的肌肤很好,十分嫩滑。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她的服饰以及装扮正如宫女太监在后来所记载的一般,在上好的化妆品保养之下,华贵靓丽的衣服包裹之下,神情也透露着一股不能使人拒绝的霸气和沉稳。

那是对自己绝对自信的一种体现,相貌丑陋的人,不能展现出这样的魅力。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小结

她是权倾天下的女政治家,是后人对其褒贬不一的太后,但是她也是一个女人,并且是一个尤其爱美的女人。

在此,我们并不评价她在政治上的作为,也不大谈她在生活上的奢靡,关于慈禧的长相,不论美丑,我们已经能够从后世的文字记载和画像以及照片中得到自己的结论。

仅仅从博物馆留存的这张画像上来说,慈禧是一个富有独特魅力与气质的女性,这点是无可非议的。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慈禧的存在是福还是祸,众说纷纭,而有关于她容貌的争议,不也是如同看雪花一样,自家门前有自家的雪吗?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6 - 26
来源:视频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5 - 06 - 26
来源:凤凰新闻2025年5月30日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由此开始,一个月后,一个人从苏联归来,他叫张闻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31岁的年轻人会在四年后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上半年的上海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我党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上海组建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与康生,其中,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就这样,回国才只半年的张闻天成为我党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至中央苏区,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与中央书记处书记,这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原来的中央...
2025 - 06 - 26
来源:2025年6月26日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令人闻风丧胆,连老一辈领导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斗倒了一批又一批老干部,但是仍然有与四人帮做斗争的勇士。1974年10月26日,年仅25岁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史云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向吉林省内的14个省市党政机关单位寄出了25份传单,传单内容主要是“必须给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我们信任周恩来同志”“江青还我八亿人口的文艺生活”,等等,矛头直指当时的“四人帮”两天后的10月28日,史云峰又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的交通岗楼上贴出标语:“广大干部、党员、工人怀念刘主席!所谓'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等等。史云峰向吉林省内党政机关寄送传单、张贴标语一事,因与当时极左的政治气候相左,立即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于是,有关此事的报告迅即层层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最高层。据史料记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迅速在上报材料上批...
2025 - 06 - 24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6月23日1967年的6月20日深夜,李立三在监狱里给毛主席写信。至此,他仍旧坚信毛主席是了解、信任他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同时从湖南老家出来投身革命的,更因为早在1921年底的时候,当他从远隔万里的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湖南,还未来得及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就立即跟着毛主席前往湖南安源考察。由此可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与绝对信任。1929年时,在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与周代表党中央,再三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在红四军之中的政治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奠定了“古田会议”的风向与基础。至于他后来因“立三路线”的错误而离开领导岗位远赴苏联,其实这十几年留苏历史在政治上的情况,亦是早有清白结论。然而到了“文革运动”的时候,那些“牛鬼蛇神”的造反派却仍旧没有放过他。1967年的6月21日时,很多单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批斗李立三大会。李立三被押到批斗场的时候,整个人早...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