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News 时政评谈
本文转载《参考消息》2014年1月6日 第14版【美国《时代》周刊1月13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对中国而言,2014年是成败攸关的一年(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中国,2014年是农历马年。但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2014年也许将是中国年。该国面临历史性转折点:要么改革其经济体系、处理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让自己做好准备迎接下—个增长和稳定的十年(这将确保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要么让2014年成为伟大的中国奇迹遭遇严重坎坷、并承受地震般后果的一年。数年来,甚至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对中国做出如上预言,但最糟糕的结果从未出现。中国一直面临巨大挑战,例如从零开始建立市场经济、建设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让数亿农民接受城镇化,但北京一路调整政策,经济一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但这次,情况似乎不同。数年来中国经济的不平衡状态越来越严重,很快就会变得不可持续。基本问题在于,将近1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廉价信贷和政府支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典型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的高官就已承认,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政府需要遏制低息贷款流向基础设施、国有企业和房地产行亚。但这一决定难以实行,因为增长率靠的就是低息贷款...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1
浏览次数:1232
陈雨露 转载《环球时报》第3215期 2014年1月6日 第14版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复兴的方法论,如何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政府与市场都是解决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特定制度安排,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决策模式的不同:前者主要是一种权威、集中的决策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大众、分散的决策模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切资源配置的实现都是市场和政府互相结合的结果,而所有的结合都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美的政府之间的一种次优组合。对中国而言,合理确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既要遵循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从历史经验看,一种理论或者政策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取决于该理论或政策能否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规律和基于本国特征的“国家禀赋”之间建立起有效连接,从而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过渡问题。金融发展一般规律和国家特定禀赋的良好结合,是从理论的有效性到实践的有效性的关键连接点。在确定政府与市场有效边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制度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规律,又要结合特定国家在经济基础、政治结构、文化特质和制度框架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效率性和稳定性相统一的大金融制度框架。除此之外,我们在考察金融体系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因素时,还必须考虑到金融体系的一些特殊性,如巨大的外部性效应、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 2014 - 04 - 11
浏览次数:1186
本文转自:香港某杂志2014年2月号思源先生:您是宪政专家。大病初愈,字斟句酌,为国操劳,搞出一个宪法修改稿,实在可钦可敬。“曹破产”对改革开放是立过大功的,您对宪政的贡献将来也会载入史册。关于修宪的时机我想介绍一点情况,与您沟通。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路,十八大前夕,据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习近平自信、有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中共高层政治中游刃有余。习近平的首个任期内的重点是继续进行经济改革。与前十年相比,习近平在经济改革上的步法、强度和方向上都会有很大不同。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一些国企会被私有化。此外,在金融、货币市场上中国都会进行改革.”陆克文预言政治改革“会在习近平的第二任期内进行。”BBC预告的这个重要信息没有引起国人重视。陆克文的话是有根据、有来头的,望兄引起注意。我们这些忧国忧民的老同志做事情要和中央配合,才有事功。现在中央的头等大事,就是反贪打虎,这是党内改革派与盘根错节的权贵利益集团的战略决战。所谓战略决战,就不是揪出一两个大贪官,而是要解决权贵利益集团这个阶层的问题,就不是三五天的战斗,也不是三五个月的战役,大概需要二三年的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从中央到地方的权贵利益集团问题,把他们窃取得权力夺回来。彻底整顿吏治,重建干部队伍。习总的决心大了...
发布时间: 2014 - 02 - 18
浏览次数:2248
政局笔记江丽芬如果要数2013年最引人注目、机具娱乐性的政治新闻,可说是年初前政协委员「刘梦熊爆料事件」。特首选战时,身为梁振英的戮力支持者刘梦熊,在梁上任未够一年,竟掉转枪头,接受《阳光时务周刊》访问,大爆自己为梁振英助选的「内幕」。虽然当中有多少真多少假,外人难以论证,但刘梦熊这一爆,令特区政府本已危如累卵的公信力再受打击。若不是每逢年底有所谓十大新闻回顾,也不为意「刘梦熊爆料事件」,原来只是数月前的「旧事」。传媒年底做大事回顾,虽则岁岁相同,但还是年年观看,重温过去一年旧闻,在感叹一年易过之时,也感慨这一年其实是挺难过的;重温2013 年旧闻,则更如如是,继而令人担心未来日子应怎样过。去年今日,同样是回顾一年大事,事件簿当然少不了「反国教事件」。还以为送走2012年,迎上的2013年,情况会稍好一点,岂料负面消息还是一个接一个——最先的「刘梦熊爆料事件」, 但这则爆料似真如假,令人半信半疑,公众还会疑中留情,对梁政府也就不会过于深责。只是避得了初一,却避不了十五——张震远。一时之助变炸弹特首竞选期间,曾出任竞选办主席、随后出任行政会议成员的张震远,由梁振英参选至当选以后,一直被视为芸芸梁班子之中最「睇得」又「打得」的支持者。只是,万料不到今年中,当政府续任他担当市建局主席不久后,他出任主席的商交所...
发布时间: 2014 - 02 - 08
浏览次数:1413
——三中全会后走访杜導正文章转载自 :明报月刊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上旬,中共三中全全闭幕不足一个月,本刊总编辑潘耀明出差北京期间,探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導正,且顺道做了一个访问,原来,杜導正在三中全会前对中国的未来感到十分忧心,但会后顿时豁然开朗,更说:「看来不会走回头路了。」其间他畅谈对习近平新政的看法,说习近平要「土」法治国,认为三中会会是中国一个拐点。——编者二〇一三年岁末,像是个暖冬,北京的雾霾比夏天淡些,天色明朗了些,一如北京的政局。我们来到《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導正的家,爬上三层楼,他家在东边的一个单元。房子已经很旧了,但是客厅里花草繁茂,绿意盎然,常青藤顺着墙自由攀爬在古旧的书架上。没想到年过九十的杜老如此精神矍铄,行动敏捷,让我们一行感到意外和兴奋。看来不会走回头路了潘耀明(下称「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完后,先发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下称《公告》),接着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和《习近平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下称《说明》)。对这三个档案,有人认为基本没提政治体制改革,觉得有些失望而有人又觉得经济改革步幅太大,「太右了」,「一夜魂飞十字坡」。您怎么看?杜導正(下称「杜」)..作为共产党培养的「老新闻」,我有个习惯,就是直接看公开发...
发布时间: 2014 - 02 - 08
浏览次数:1784
文章转载自:2014年1月24日香港《文汇报》A19 记者:蒯辙元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
发布时间: 2014 - 01 - 24
浏览次数:1239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