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持
《红楼梦》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高峰,自其问世以来,一直就评论不断,而且长盛不衰,后来甚至于产生了一门与世界文学的莎士比亚研究的“莎学”并驾齐驱的显学——红学。在红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流派:最早是以与《红楼梦》作者同时人的脂砚斋为代表的评点派;稍后是以涂瀛为代表的,采用二十四史“传论”的方式对《红楼梦》人物进行评论的传论派;再后是清末以王梦阮、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再就是上世纪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著者生平的考证派。依笔者看,传论一派当是《红楼梦》研究最为中心、最具美学和历史价值的研究方向;自上世纪以来,这一方向的研究可谓是名家辈出,像王昆仑、吴组缃、王朝闻、蒋和森等,都是这一方向研究的佼佼者。本书的主要内容,则是承接这一派的基本方向而又有所发展创新,对《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美学的历史的细致分析评论,而又采用较为轻松活泼笔调的新尝试的力作。
本书的写作时间,距今已有三十余年。说起来也有些凑巧,书稿搁置于笔者箧中,也已有二十多年,因而也可说笔者是本书写作及书稿保存的见证者。这是因为本书写作的发起人、作者之一的吴颖,乃是家父。家父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个青年的时候,就已涉足文学研究领域,而且像初生牛犊,以其独立思考,大胆敢言,一鸣惊人,在文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曾经由他的文章,引发了国内两场学术论争:有关李煜词评价问题的论争和有关鲁迅《故事新编》体裁性质的论争。可惜稍后便被“扩大化”,在文学研究领域“失声”达廿余年。
改革开放之初,家父又重新拿起文学研究的笔,但是,他在50年代苦心蒐集的万余册书籍,因毁于“两兵”(“红卫兵”和“民兵指挥部”),已荡然无存,而他这时刚好接触到“文革”“评红热”的资料,对当时流行的几个主要论点(《红楼梦》是“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是“政治历史小说”;第四回“护官符”是全书的“总纲”;《红楼梦》“写的是政治斗争,爱情不过是掩盖”。)非常反感,认为很有必要进行澄清,加以“拨乱反正”,于是写文章对这几个流行论点,提出质疑和批评。还写了一首《论〈红〉评绝句》:“诸家同赞‘护官符’,湍瀑喧豗掩众姝。千古典型哀宝黛,人间买椟竟还珠。”从这首绝句可以看出,家父从一开始就认为《红楼梦》研究应以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为中心内容,他对红学史上的几个流派也比较认同传论一派,包括涂瀛、王昆仑、蒋和森等。因此,从那时开始,他便动手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花袭人四篇人物专论的长文。在此基础上,他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就是从《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的更进一步普及的角度,把《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系列,用较为轻松、通俗、活泼,用漫谈式、散文化的笔调来写人物形象的分析评论,使其增加可读性,能为更多的读者接受。
但是,家父当时正单枪匹马负责《韩山师专学报》(社科版)的编辑工作,又正撰写上述四篇人物论的长文,还继续在撰写质疑和批评“文革”“评红热”和“批俞运动”的文章,实在无法腾出手来。恰好当时有两位就读于韩师,经常给学报投稿的文学研究爱好者,就是本书的另两位作者。他们平时经常到家父处喝工夫茶,聊些当时文学的新气象和与文学研究相关的问题,是家父的忘年交。一次闲聊中家父偶然谈及他想写《红楼梦》系列人物谈,却苦于没时间。不料这两位青年学人彦山兄、志鸿兄,都当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一拍即合,便有了本书合作的最初动议。当时他们商定第一本(也就是本书)先谈十二个主要人物,以后视进度再写第二本第三本,完成整个系列。
经过两位青年学人仔细研读原著及相关人物评论之后,他们又一起在喝茶中分别交流对各个人物的看法,然后由两位分工各撰写六个人物,成稿后由家父修改定稿,共同署名发表,再结集成书出版。约经年余时间,书稿完成,稍后有部分已经陆续在刊物发表。后因家父调汕头大学创办学报,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彦山兄又转而经营企业,志鸿兄则从政。书稿便搁置下来,直到家父去世,也未能出版。
去年,彦山兄回母校参加校友活动时,问及书稿是否还在,我才从家父的遗物中翻检出这包书稿。现经彦山兄重新整理,准备付梓出版,邀我校读并作序。我细读书稿,虽隔30余年,仍觉其对各人物形象分析细腻准确,文笔生动活泼,文风朴实清新,能够帮助一般读者更好理解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主要人物形象的美学意蕴和思想意蕴,更好理解末期封建社会所淤积的禁锢人性、压抑人性、毁灭人性,导致人性不同程度地扭曲、异化的强大封建势力,更好理解叛逆者的人性解放觉醒的思想光辉和艺术光辉。况且,这30余年的红学领域,有关这个方面类似的研究,应该说也没有太大的进展,因而本书仍然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是为序。
于2015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