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被骂的鲁迅

日期: 2019-06-05
浏览次数: 146

  鲁迅的作品,一度被贬称为“鲁货”;鲁迅本人,则被说成是横阻在路上的“一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也不证自明”;鲁迅在战争动乱中,有五天的日记“失记”,就被影射为有难言之隐的汉奸,等等。这就既出格又恶毒,使人愤怒。但是,静下来想想,这些攻击、谩骂的发生也不奇怪。我们从鲁迅研究史中知道,有人攻击、中伤、谩骂、诅咒鲁迅,有人则推崇、肯定、尊敬鲁迅。这二者是长期形影不离地并存的,因为人们的观念、政治态度等有所不同。


  在《坟》《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的早年文章里和随感集《热风》中,鲁迅主要是针对旧社会的痼疾和国民性的丑恶面进行文明批评,是泛论而不是特指,因而还比较风平浪静。


  从《华盖集》开始,战法改变了,把陈源等人作为代表一定倾向的社会典型来集中批判,因而鲁迅所受到的反击、谩骂就特别强烈。以陈源为主将的“现代评论派”,把他看作眼中钉,含沙射影地说他在学术上“剽窃”,并骂之为“土匪”“学匪”。


  以后,创造社、太阳社提倡革命文学时,又错误地把鲁迅当作祭旗的牺牲。它们的一些成员骂鲁迅为“封建余孽”“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不得志的法西斯蒂”“堂?吉诃德”和“老生”,等等。这是在政治上大力扣杀和在人格上表示蔑视。


  在“左联”时期,鲁迅则被骂为“红色老狗”(陈独秀),讽刺是什么“左公”“左翼公”(钱玄同),又被斥为“托派”(少离)、“汉奸”(思)等。此外,还有“老时代的尾巴”(向培良)、“‘斗口’健将”“狂吠”(邵冠华)、“告密”(徐懋庸)、“绍兴小人”(苏雪林)等攻击和恶谥之词;天津《大公报》造谣、诅咒鲁迅得了脑炎症,有人还丑化鲁迅,说他讲演时“在台上像动物园的老熊一样的踱来踱去”(美子)。苏雪林则以攻击、诬陷鲁迅为其后半生之标的,一直到1999年4月去世,她的这个态度、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前后长达70年左右。1936年11月,她在致胡适的信(后附《与蔡孑民先生说鲁迅书》)中,攻击鲁迅人格卑劣等,连胡适也看不下去,批评苏雪林把鲁迅说成是“衣冠败类”“奸恶小人”,乃是“太动火气”,沿用“旧文字的恶腔调”,“应该深戒”。傅东华在《文学》杂志上,曾暗示鲁迅看不起黑人,势利卑劣。鲁迅在《给文学社信》里,对这“无端虚构事迹,大加奚落”的行径尖锐地加以反击。鲁迅逝世后,他为鲁迅的精神和崇高人格所感动,抛开个人得失,坦诚地说:“谁要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成分只有‘恨’,而没有‘爱’,我就和他拼命!”


  鲁迅一生,光明磊落,人品作品,均为人所折服。郁达夫对鲁迅知之甚深,他在《怀鲁迅》中深刻地指出:“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爱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有人或以为鲁迅从未受人攻击,别人对他“只有恭敬,而无诋毁,只有赞仰,而无反抗”(蒋光慈)。鲁迅辩正说,自己“无时不受攻击……但它们都与如驶的流光一同消逝,无踪无影,不再为别人所觉察罢了”。于是,读者看到的,主要是鲁迅的反击文字,看见他对有代表倾向的言论和人物的尖锐批判,例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有些人说鲁迅喜欢骂人可能和这种情况有关。


  鲁迅说过“我的杂感常不免于骂”这一类的话,但究其实,他并不随便骂人的,而且,尖锐的批评、批判,和狭义的骂的含义并不相同。他曾严正地说过,“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谩骂并不是正确的斗争方式,重要的是阐明事件和人物的本质,不应只图一时痛快而流于愤怒或鄙视心情的宣泄。情况总是别人刺来十枪,鲁迅才还以一箭;他往往把骂他的文章和来信包扎起来存放,不予理睬,或只摘要地加以反击。如果批判错了,他也不惮于公开致歉,如在《记“杨树达”君的袭来》里,指责来访者是“装疯”,“用了无赖和狂人的混合状态”来恫吓。当知道这来访者确乎是神经错乱者以后,鲁迅深深地后悔和自责,发表《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并承担一切刊印费用,说“由我造出来的酸酒,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


  如今攻击、谩骂鲁迅的人,有些实在很少阅读鲁迅的著作,对上述情况可能不很了解,或因看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同,从而发生误解或党同伐异的毛病。如果我们多看看鲁迅的作品,多结合社会实际来想想,态度、做法等就可能会改变。例如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成员,后来终于认识到攻击、谩骂鲁迅是错误的。至于对鲁迅的思想、著作的认识分歧,评价高低不一,这自然不属于“骂”的范围,哪怕言词尖刻一些,也是正常的。当然,坚持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恶毒谩骂、中伤的人也不会绝迹。但是,这无损于鲁迅。“不废江河万古流”,鲁迅在历史长河中仍将熠熠生辉,为万人所爱戴和敬仰。


(原载2001年11月28日《春城晚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