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频号贡献巨大,结局唏嘘!中国石油催化之父-萧光琰
发布时间:
2025
-
04
-
29
浏览次数:2
来源:视频号何泽慧,中国“居里夫人”,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
发布时间:
2025
-
04
-
29
浏览次数:2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参与赈灾工作,并创办北京图书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清华情结离开清华后,周诒春始终关心清华的发展,曾担任清华同学会名誉会长,并在抗战期间管理贵阳清华中学,延续清华的教育理念。个人背景与经历周诒春出生于湖北汉口,祖籍安徽休宁,其父为茶商,家境殷实。他自幼接受新式教育,后赴美留学,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他一生横跨教育、政...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7
浏览次数:4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7
浏览次数:4
来源:视频号 2025年2月15日你知道吗,他是马斯克最崇拜的一位中国人,他13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却创办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等一百二十多座学校。他是中国现代化之父,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人,他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开办远东第一座钢铁厂,修建京汉铁路,开办汉阳兵工厂、大修堤防,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他就是张之洞。
发布时间:
2025
-
02
-
17
浏览次数:17
来源:华语有约 2025年2月6日编者按: 于敏(1926.8.16——2019.1.16),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理论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理论、设计问题,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2025年1月16日于敏院士逝世6周年,本文是于敏之子于辛为纪念父亲所作。我的父亲于敏文|于辛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他的音容相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每当我迷茫时,总是能感受到父亲对我们的教诲,这可能也是天意吧。父亲于敏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给家人讲过自己的成就,也从来没有看到他流露出得意、骄傲的情绪。他每天总是将自己融入浩瀚的资料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记得2013年我在家中整理留存的旧报纸时,看到1987年5月12日的《工人日报》,上面有一篇当时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是《学习于敏,为祖国强盛而拼搏》。文章中写道“......于敏以大局为重,留了下来。这不仅给这个似乎要散架的集体起了凝聚的作用,而且使它在学术上也有了主心骨。于敏同志担负起理论设计学术领导的主要责任,是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他‘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精诚团结,发挥全体同志的才干,在此后的几年,科研上又连续取得了新的突破性的成就,有了质的飞跃。”1987年5...
发布时间:
2025
-
02
-
08
浏览次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