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港台
出自 《信报》 2012年2月22日 星期四 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及黄乾亨黄英豪政治经济学教授香港自有居民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一向取决于与内地的联系。随着两地联系的变迁,南北之间的「跨境」往来时松时紧。过去这两千多年,尤其是战后这几十年,这个基本因素不仅界定了香港发展的条件,更直接提供发展的动力,决定了港人在政经社各方面的选择。只有追本溯源,才能了解英国人对香港正负两面的贡献,进而面对今后将陆续浮现的政策争议。香港在历史上隶属内地新安县,也就是今天的深圳。成为政治法律实体,与县里其他地区有别,是1841年英国人抵埗后的事。香港和深圳以至广东的联系源远流长,不以此来看待问题,只会落入香港史常见的两大陷阱:若非把过去这个半世纪的发展当作「荒岛点石成金」的英国伟大发明,就是反过来遭五千年文明的奇耻大辱压垮,无法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对香港早期的社会所知不多。但以出土文物和文字记载看,香港四周的水陆环境浑然天成,自古是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汇点,是中国的「南大门」。早在四世纪,「屯门地区」(包括今大屿山、屯门到深圳市南头)就是商船从南海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港口。历代变迁 左右发展珠江口地区古代盛产盐,其中产量最大的是东岸深圳的黄田、南头到大屿山大澳以至九龙的九龙塘和蓝田一带。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公元111年征服「南越」(今广东)后,在今番禺设盐专卖。及至中国古...
发布时间: 2012 - 02 - 23
浏览次数:1093
专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院长、哈佛大学研究教授杜维明亚洲周刊15/1/2012 作者:江迅儒家学者杜维明说,台湾社会的软件值得中国大陆学习,例如公交车、捷运上的「博爱座」,人们讲话温和,没有暴戾之气,服务业水平高,富而好礼。多元的公民社会也是民主的土壤。台湾总统大选在即,引发中国大陆民众广泛关注。学台湾经验是一种共识,但该学什么,却众说纷纭。从北京来香港讲学的儒学思想家杜维明周前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大陆尚没有台湾那样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又称民间社会),这或许是大陆目前最需要的,公民社会要多元化,没有多元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民主。他从宗教、文化认同谈到公民社会,认为公民社会离不开群体和批判的自我意识,当然必须落实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杜维明先说了个关于汽车的故事。没有汽车的国度,当然不受汽车废气、车祸等的困扰。一九七一年美中关系解冻、首批美国官员抵达北京,周恩来把满街的自行车说成是国家「健康」的标志,「既不污染空气又锻炼了人民体魄」,说得美国人连连点头称是。然而,二十年后中国人毫不犹豫,实是争先恐后地向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告别了,更自夸满城汽车是「生机勃勃的进步」。杜维明是在一九七八年开始回大陆的。他说,那时大家都在讨论台湾经验,台湾是四小龙,可以学习台湾发展经济的经验,即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出口导向。到九十年代,大陆经济腾飞,反而觉得台湾应该学习大陆,...
发布时间: 2012 - 01 - 20
浏览次数:1253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