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院长、哈佛大学研究教授杜维明亚洲周刊15/1/2012 作者:江迅儒家学者杜维明说,台湾社会的软件值得中国大陆学习,例如公交车、捷运上的「博爱座」,人们讲话温和,没有暴戾之气,服务业水平高,富而好礼。多元的公民社会也是民主的土壤。台湾总统大选在即,引发中国大陆民众广泛关注。学台湾经验是一种共识,但该学什么,却众说纷纭。从北京来香港讲学的儒学思想家杜维明周前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大陆尚没有台湾那样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又称民间社会),这或许是大陆目前最需要的,公民社会要多元化,没有多元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民主。他从宗教、文化认同谈到公民社会,认为公民社会离不开群体和批判的自我意识,当然必须落实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杜维明先说了个关于汽车的故事。没有汽车的国度,当然不受汽车废气、车祸等的困扰。一九七一年美中关系解冻、首批美国官员抵达北京,周恩来把满街的自行车说成是国家「健康」的标志,「既不污染空气又锻炼了人民体魄」,说得美国人连连点头称是。然而,二十年后中国人毫不犹豫,实是争先恐后地向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告别了,更自夸满城汽车是「生机勃勃的进步」。杜维明是在一九七八年开始回大陆的。他说,那时大家都在讨论台湾经验,台湾是四小龙,可以学习台湾发展经济的经验,即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出口导向。到九十年代,大陆经济腾飞,反而觉得台湾应该学习大陆,...
发布时间:
2012
-
01
-
20
浏览次数: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