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11月2日时隔30年后,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军名将终于回到他日思夜想的祖国。1981年,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大姐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年周年大会上认出了他,邓颖超亲切握着他的手说道:“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吗?恩来找了你好多年,他找你找得好苦啊!如今你回来了,我想他也终于放心了……”这位让周总理惦念几十年的国军名将是谁呢?他跟周总理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艰难的人生抉择这位国军将领便是曾和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有过七次交手的李默庵。李默庵出生在湖南长沙往北大约50华里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家境和大多数革命者一样,很贫寒,因为无钱租佃别人的田地耕种,只好靠着打短工和饲养家禽度日。等他年纪稍大一些,父母便用节衣缩食省下的积蓄供他读书。直到12岁那年,李默庵在堂兄的资助下走出大山,告别父母,来到长沙。李默庵在长沙读书做工七年,受到湖南革命运动和进步思潮的影响。在长沙期间,李默庵也参加过毛主席的演讲,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李默庵萌生出要济世救民的迫切希望。后来李默庵和陈赓等人来到广州,报名参加了程潜拟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然而不久后,李默庵又收到了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和他一同考进陆军讲武学校的陈赓、宋希濂等人看到招生广告后,便退了学加入黄埔军校。(这两所学校后来被合并成了一所学校)就这样,李默庵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进校后,李默庵首先面临的是国共两党间的选择。黄埔军校开...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8
浏览次数:2
来源:视频号从穷小子到中国航天的奠基人,他的出现让航天材料加快几十年!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8
浏览次数:2
来源:视频号独守边疆15年的总兵何琯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8
浏览次数:6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瞿秋白诞辰125周年革命先驱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批评史、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与鲁迅一道被茅盾誉为“左翼文台两领导”,被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家李何林推许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双璧”。1935年6月18日,他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从容就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英勇、坦荡的背影。今年恰逢他诞辰125周年,让我们一起致敬先驱者寻觅光明、开辟新路的旅程,重温超越时空而历久弥坚的文学精神与创作理念。瞿秋白(1899—1935年)始终肩负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瞿秋白起步便以中国报告文学先行者角色,昂首迈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灿烂星河。《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不仅是中国报告文学领域早期结出的重要硕果,也是中国作家不忘初心、探索民族复兴之旅的文字见证。瞿秋白在暗夜中寻找救亡图存道路的担当、在动荡与苦难岁月中勤奋笔耕的精神,如今仍然为人所景仰。“五四”风起云涌,瞿秋白有幸成为时代潮流的亲历者与承传者。他自述人生目标是“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其间的忧患意识、责任担当与献身精神,不仅是他高洁人格的光辉呈现,也是他光明伟岸写作品格的充分昭示。深深根植在《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中的,就是瞿秋白在现实中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他是一个“秉着刻苦的人生观”的“积极的奋斗者”。时代写作者的勇于担当意识、中国故事的历史叙述者姿态,在瞿秋白第一次赴俄时所作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中就有极...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4
浏览次数:5
来源:视频号1938年春,叶剑英同周恩来、郭沫若和从抗日前线来到武汉的彭德怀在汉口火车站
发布时间:
2024
-
11
-
09
浏览次数:2
来源:视频号启功与章宝琛相濡以沫43载无儿无女,她死后他单身30年
发布时间:
2024
-
11
-
04
浏览次数:2